本書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青銅器文物保護的學術成果,也是張家界博物館館藏青銅器的一次全面梳理。 張家界博物館館藏青銅器文物做為陳列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經過保護修復處理,且受存放環(huán)境和設備所限,無法保持恒溫恒濕的保存環(huán)境,多數(shù)青銅文物表面產生了大量的粉狀銹,文物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這些病害,不僅影響展示效果,更重要的是表面紋飾和銘文會逐漸被腐蝕,文物承載的歷史信息將面臨缺失的危險。一級品金屬文物表面也出現(xiàn)了星星點點的亮綠色粉狀銹。受張家界市文物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對張家界市館藏青銅文物進行了實地考察及文物資料的整理,其中針對575件(套)需要立即進行搶救性保護處理的文物。本書集結了此次青銅器修復的科研成果,同時全面梳理和記錄此次修復的過程,本書的出版對于青銅器文物修復工作的學術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