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森提內爾
編者按
新《憲法》在國會權力、政府結構、
出版自由等方面的缺陷
第2章 聯(lián)邦農夫
編者按
一、大會的背景以及可能的三種政府
二、總體政府侵占了州政府的權力
三、聯(lián)邦法庭與州法庭的關系
四、聯(lián)邦與各州在多項權力與權利上的關系
五、修改《憲法》草案的必要性
六、如何修正以及對現存各邦憲政的觀察
七、眾議院代表數量以及階層分析
八、政府權力的執(zhí)行與個人權利的保障
九、政府各部門的權力、國內稅的模式
第3章 布魯圖斯
編者按
一、邦聯(lián)制是否是合眾國的最佳方案
二、政府的性質與目的
三、代議制徒有虛名
四、平等、充分、公正的代議制
五、立法權的性質與限度
六、各邦應當擁有稅收權力
七、危急形勢的評估與應對手段
八、借貸與維持常備軍的權力
九、招募常備軍的權力分歧
十、常備軍的弊端
十一、憲法解釋權的后果
十二、憲法解釋權的實施(上)
十三、憲法解釋權的實施(下)
十四、以一邦為一方的訴訟的弊端
十五、上訴審理權(上)
十六、上訴審理權(下)
十七、質疑總體最高法院的憲法解釋權
十八、質疑參議院的組成
第4章 賓夕法尼亞
引言
編者按
異議及其理由:“賓夕法尼亞邦大會少數派”告本邦選民書
第5章 馬薩諸塞
引言
編者按
一、代議制與商業(yè)
二、騷亂的平復
三、債務與商業(yè)
四、龐大疆域的治理
五、總體司法機構與邦司法機構的司法權限
六、本邦的貿易規(guī)劃
七、各邦在關稅與債務上的不平等
八、聯(lián)邦與各邦的債務與關稅
九、邦聯(lián)的貿易與歸化
十、對《邦聯(lián)條例》的修訂
十一、與歐洲的關系
第6章 馬里蘭
引言
編者按
一、政府機制的穩(wěn)定性
二、英國與瑞士的不同先例
第7章 弗吉尼亞
引言
一、理查德·亨利-李
編者按
對《憲法》進行修正的必要性
二、公正考察者
編者按
1.變革須審慎
2.征稅權、常備軍與司法權限
3.抵制過于強大的聯(lián)邦政府
三、帕特里克·亨利
編者按
1.質疑新體制的必要性
2.新體制的危險
3.再論新體制的危險
第8章 紐約
引言
編者按
一、眾議院的代表性
二、眾議院的構成
三、關于眾議院的腐敗、等級以及席位
四、參議院的缺陷
五、總體政府的稅權與司法權限
參考文獻
索引
附錄
一、人物化名與實名對照表
二、費城會議前后13個殖民地(邦、州)基本情況
三、《邦聯(lián)條例》
四、費城會議代表名單
五、費城會議《憲法》草案
六、全集目錄
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