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本土化的實踐與其傳播和發(fā)展軌跡如影隨形。自唐宋以來,伊斯蘭教傳入中華大地開始,就堅持了中國化方向,走出了中國化之路,凝聚了中國化智慧,積累了中國化經驗。伊斯蘭教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呈現(xiàn)出與中國社會和諧相處的特點。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進程是外來伊斯蘭文化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文化并與中國社會相融共進的進程,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起著主導作用。中國伊斯蘭文化是在本土配置并形成自己的體系,因此它也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進程是一個不斷行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適應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并與中華各民族共同奮斗,實現(xiàn)中國夢的進程。堅持伊斯蘭教的中國化方向,要發(fā)揮伊斯蘭教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中國伊斯蘭教界自覺推進宗教中國化,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堅持中國化的正確方向,還要把握中國化的正確方法。宗教的主體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主要靠他們自覺自愿,要使他們認識到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不是要改造宗教、改變信仰,而是要使各宗教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充分地發(fā)揮積極作用。這是我們研究堅持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的基本認識。伊斯蘭教中國化研究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2016年我們承擔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民族宗教專項研究項目《伊斯蘭教中國化問題研究》,對伊斯蘭教中國化歷史與現(xiàn)狀問題進行了梳理和研究。由于課題本身的要求和局限,我們未能比較系統(tǒng)和全面地對我國伊斯蘭教中國化問題進行綜合性研究。因此,《伊斯蘭教與堅持中國化方向研究》是在這個課題原有的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入。畢竟,《伊斯蘭教與堅持中國化方向研究》是對伊斯蘭教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次嘗試和探索,難免存在不足和缺憾。希望大家批評指正。作為國內首部研究伊斯蘭教中國化的著作,我們只能是拋磚引玉,為推動此項研究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