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電工技術微波和射頻真空電子功率源

微波和射頻真空電子功率源

微波和射頻真空電子功率源

定 價:¥118.00

作 者: [英] 理查德·G.卡特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新視野電子電氣科技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2560487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8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真空電子功率器件的各種類型,包括原理,設計、工藝、測試、系統(tǒng)集成應用和可靠性,器件類型包括速調管、磁控管、正交場放大器、行波管、回旋管等,以及相關的微波技術、電磁場、慢波結構、微波電子學、陰極電子學、電子光學、磁性材料和陶瓷等。附錄中有74個作者利用MathCad軟件編寫的程序,供讀者參考。其中包含作者對真空電子學新的更深刻的理解,清晰的物理概念和主播互作用的物理圖像。

作者簡介

  原作者Richard G. Carter,是英國Lancaster大學教授,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是IET Fellow;2009年獲得真空電子學領域z高獎“John Pierce Award”。翻譯者:馮進軍,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是IET Fellow, 中國電子學會會士,IEEE China Council主席(2015-2018),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研究員。

圖書目錄

第1章概述
1.1引言
1.2真空電子和固體電子技術
1.3工作原理
1.3.1結構
1.3.2電子動力學
1.3.3電子注電流的調制
1.3.4放大、增益和線性度
1.3.5輸出功率和效率
1.3.6帶寬
1.3.7電磁結構
1.3.8耦合模理論
1.3.9真空管的分類
1.4真空器件的應用
1.5技術要求
1.6信號和噪聲
1.6.1噪聲
1.6.2模擬調制
1.6.3數(shù)字調制
1.6.4復用技術
1.7工程設計
1.7.1無量綱參數(shù)和比例縮尺
1.7.2物理建模
參考文獻
第2章波導
2.1引言
2.2波導理論
2.2.1橫電磁波模式
2.2.2橫電模式
2.2.3橫磁模式
2.3實際波導
2.3.1同軸線
2.3.2矩形波導
2.3.3脊波導
2.3.4圓波導
2.3.5波導阻抗總結
2.4波導的不連續(xù)性
2.4.1矩形波導中的高度階躍
2.4.2矩形波導中的容性膜片
2.4.3矩形波導中的感性膜片
2.5匹配技術
2.5.1銷釘匹配
2.5.2寬帶匹配
2.5.3階梯阻抗變換器
2.6無模式變化的耦合
2.7有模式變化的耦合
2.8真空窗
2.8.1同軸線真空窗
2.8.2矩形波導真空窗
參考文獻
 
 
第3章諧振器
3.1引言
3.2諧振電路
3.2.1諧振電路特性
3.2.2諧振電路的外部加載
3.2.3諧振電路的激勵
3.2.4耦合諧振器
3.3盒形腔諧振器
3.3.1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3.3.2高階模式
3.4矩形腔諧振器
3.5重入腔
3.5.1重入腔矩量模型方法
3.5.2重入腔Fujisawa模型
3.5.3互作用場
3.5.4實際重入腔
3.6腔體的外部耦合
3.6.1環(huán)耦合
3.6.2膜孔耦合
3.7腔體參數(shù)測量
參考文獻
第4章慢波結構
4.1引言
4.1.1均勻慢波結構
4.1.2周期慢波結構
4.1.3空間諧波
4.2平面慢波結構
4.2.1梯形線
4.2.2曲折線
4.2.3叉指線
4.3螺旋線慢波結構
4.3.1螺旋導片模型
4.3.2色散成形
4.3.3帶狀螺旋線慢波結構
4.3.4螺旋線慢波結構的等效電路
4.3.5耦合器和衰減器
4.4環(huán)桿和環(huán)圈結構
4.5波導慢波結構
4.5.1折疊波導結構
4.5.2螺旋波導
4.6耦合腔慢波結構
4.6.1空間諧波結構
4.6.2三葉草結構
4.6.3蜈蚣形結構
4.6.4耦合腔慢波結構的終端
4.7慢波結構的特性測量
4.7.1耦合腔慢波結構測量
4.7.2螺旋線結構的測量
參考文獻
第5章熱陰極二極管
5.1引言
5.1.1熱陰極二極管的量綱分析
5.1.2電流限制
5.2平面空間電荷限制二極管
5.3考慮熱速度效應的平面二極管
5.3.1電勢與陽極間的電子流
5.3.2陰極與電勢間的電子流
5.3.3數(shù)值計算
5.4考慮相對論效應的平面二極管
5.5圓柱空間電荷限制二極管
5.6球形空間電荷限制二極管
5.7平面二極管渡越時間效應
5.8平面二極管電子注入
5.9二維電子流二極管
參考文獻
第6章三極管和四極管
6.1引言
6.2三極管的靜電模型
6.3平面三極管的滲透率
6.3.1陰極處為均勻電場的三極管
6.3.2陰極處為非均勻電場的三極管
6.3.3數(shù)值方法計算滲透率
6.4三極管靜態(tài)特性
6.4.1柵極電流
6.4.2具有小島結構的三極管
6.5四極管的靜電模型
6.6四極管的滲透率
6.7四極管的靜態(tài)特性
6.7.1四極管柵極電流
6.7.2簾柵極與陽極之間的空間電荷效應
參考文獻
第7章線性電子注
7.1引言
7.2圓柱形電子注
7.3不考慮空間電荷的電子光學
7.3.1靜電電子光學傍軸射線方程
7.3.2薄靜電透鏡
7.3.3布虛定律
7.3.4不考慮空間電荷的靜磁電子光學
7.3.5薄靜磁透鏡
7.4考慮空間電荷的電子方程
7.4.1線包聚焦
7.4.2電子注波動
7.4.3電子注剛性
7.5電子注發(fā)散
7.5.1通用電子注發(fā)散曲線
7.5.2旋轉電子注的發(fā)散
7.6周期聚焦
7.6.1周期永磁聚焦
7.6.2實際PPM聚焦系統(tǒng)
7.6.3周期靜電聚焦
7.7線性電子注的其他形式
7.7.1帶狀電子注
7.7.2環(huán)狀電子注
7.8電子注缺陷
7.8.1熱速度
7.8.2俘獲離子
參考文獻
第8章正交場中的電子流
8.1引言
8.2平面結構正交場電子流
8.2.1不考慮空間電荷的電子運動
8.2.2考慮空間電荷的注入電子注
8.3平面磁控管二極管
8.3.1二極管導通
8.3.2二極管截止
8.4圓柱形結構正交場電子流
8.4.1不考慮空間電荷的電子運動
8.4.2考慮空間電荷的注入電子注
8.5圓柱形磁控管二極管
8.6磁控管二極管實驗性能
8.7磁控管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9章電子槍
9.1引言
9.2皮爾斯電子槍
9.2.1皮爾斯電子槍的靜電理論
9.2.2聚焦極和陽極頭
9.2.3陽極透鏡的改進模型
9.2.4熱初速效應
9.2.5皮爾斯電子槍的靜電設計
9.3皮爾斯電子槍的磁場設計
9.3.1線包聚焦
9.3.2PPM聚焦
9.4其他皮爾斯電子槍
9.4.1帶狀注電子槍
9.4.2空心注電子槍
9.5電子注控制電極
9.5.1調制陽極和控制聚焦電極
9.5.2截獲控制柵
9.5.3無截獲控制柵
9.6正交場電子槍
9.6.1Kino電子槍
9.6.2磁控注入電子槍
參考文獻
第10章電子注收集極和冷卻
10.1引言
10.2線性注管收集極
10.3降壓收集極
10.3.1多級降壓收集極
10.3.2非理想多級降壓收集極
10.4多級降壓收集極設計
10.4.1二次電子的抑制
10.4.2互作用后電子注的再成形
10.5冷卻
10.5.1傳導冷卻
10.5.2風冷
10.5.3液冷
10.5.4汽相冷卻
參考文獻
第11章注波互作用
11.1引言
11.2間隙中互作用的彈道理論模型
11.2.1有柵間隙的電子注調制
11.2.2彈道電子群聚
11.2.3有柵間隙的電子負載
11.2.4無柵間隙的電子注調制
11.3線性電子注上的空間電荷波
11.3.1徑向邊界的影響
11.3.2感應電流
11.3.3空間電荷波的傳輸線表示
11.3.4非理想電子注中的空間電荷波
11.3.5高階模式
11.3.6回旋波
11.4電子注與間隙間互作用的空間電荷波理論
11.4.1間隙中空間電荷波感應電流
11.4.2無柵間隙的電子注加載
11.4.3電子注與無源無柵間隙的互作用
11.5慢波結構的連續(xù)互作用
11.6慢波結構中的離散互作用
11.7返波互作用
11.8注波互作用的大信號模擬
11.8.1電子注間隙互作用的大信號模型
11.8.2電子注被間隙調制
11.8.3調制電子注經(jīng)過無源間隙的感應電流
11.8.4輸出腔中的能量轉移
參考文獻
第12章柵控管
12.1引言
12.1.1柵控管放大器
12.1.2放大的分類
12.2三極管
12.2.1案例研究: ML5681型三極管
12.3四極管
12.3.1案例研究: RS 2058型四極管
12.4三極管和四極管的設計
12.5三極管和四極管放大器的設計
12.5.1實際細節(jié)
12.6感應輸出管(IOT)
12.6.1群聚的形成
12.6.2空間電荷去群聚
12.6.3輸出間隙的功率轉換
12.6.4IOT收集極
12.6.5案例研究: 116LS型IOT
參考文獻
第13章速調管
13.1引言
13.2速調管小信號理論
13.2.1輸入腔
13.2.2空閑腔
13.2.3輸出腔
13.2.4簡化的小信號模型
13.2.5總體性能
13.3速調管大信號特性
13.3.1速調管分段
13.3.2初始群聚段
13.3.3終群聚段
13.3.4輸出段
13.3.5輸出耦合
13.3.6效率的理論極限
13.3.7電子收集
13.3.8終端特性
13.4速調管設計
13.4.1寬帶速調管
13.4.2高效率速調管
13.4.3案例研究: SLAC 5045型速調管
13.5其他速調管
13.5.1多注速調管
13.5.2帶狀注速調管
參考文獻
第14章行波管
14.1引言
14.1.1螺旋線及螺旋線型行波管
14.1.2耦合腔行波管
14.1.3行波管中的能量轉換
14.2小信號理論
14.2.1螺旋線行波管小信號理論
14.2.2耦合腔行波管小信號理論
14.3大信號效應
14.3.1無量綱參數(shù)
14.3.2效率與歸一化參數(shù)的關系
14.3.3效率與工作點的關系
14.3.4切斷的影響
14.3.5諧波
14.3.6轉移特性
14.3.7相速漸變
14.3.8穩(wěn)定性
14.4行波管設計
14.4.1案例研究: 倍頻程帶寬螺旋線行波管
14.4.2毫米波螺旋線行波管
14.4.3高效率螺旋線行波管
14.4.4超寬帶行波管
14.4.5耦合腔行波管
14.4.6混合型器件
參考文獻
第15章磁控管
15.1引言
15.2基本原理
15.2.1空間電荷輪轂層模型
15.2.2互作用場
15.2.3振蕩的門檻條件
15.2.4電子效率
15.3磁控管陽極
15.3.1隔模帶陽極
15.3.2旭日型陽極
15.3.3同軸陽極
15.3.4長陽極
15.4磁控管性能
15.4.1特性圖
15.4.2頻率推移
15.4.3頻率牽引
15.4.4頻譜特性
15.4.5模式選擇,注入和鎖定
15.5磁控管粒子模擬
15.6簡單磁控管模型
15.6.1空間電荷輪轂層
15.6.2剛性輪輻模型
15.6.3導引中心軌道
15.6.4電子軌跡模型
15.6.5輸出功率的計算
15.6.6雷基圖
15.6.7頻率推移
15.7磁控管設計
15.7.1無量綱參數(shù)
15.7.2設計參數(shù)
15.7.3設計案例研究
15.7.4其他考慮
參考文獻
第16章正交場放大器
16.1引言
16.1.1分布發(fā)射式CFA
16.1.2注入式CFA
16.2CFA結構
16.2.1慢波結構
16.2.2陰極
16.2.3陰極激勵CFA
16.3基本原理
16.4CFA特性
16.4.1性能圖表
16.4.2調制
16.4.3轉移特性
16.4.4信號增長和陽極耗散
16.5CFA理論模型
16.5.1粒子模擬程序
16.5.2孤立子理論
16.5.3導引中心理論
16.5.4非線性流體力學
16.5.5剛性輪輻模型
16.6CFA設計
參考文獻
第17章快波器件
17.1引言
17.2電子回旋脈塞
17.2.1小信號理論
17.3回旋振蕩管
17.3.1大信號互作用模型
17.3.2案例研究: 140GHz、1MW連續(xù)波回旋振蕩管
17.3.3回旋振蕩管設計
17.3.4回旋自諧振脈塞
17.3.5可調諧回旋振蕩管
17.4回旋放大器
17.5潘尼管
17.6蕩注管(自由電子激光)
參考文獻
第18章電子發(fā)射和擊穿現(xiàn)象
18.1引言
18.2金屬表面的電子發(fā)射
18.2.1熱電子發(fā)射
18.2.2場增強發(fā)射(肖特基效應)
18.2.3場發(fā)射
18.2.4光電發(fā)射
18.3二次電子發(fā)射
18.3.1二次電子發(fā)射模型
18.4X射線發(fā)射
18.5熱陰極
18.5.1金屬發(fā)射體
18.5.2氧化物陰極
18.5.3儲備式陰極
18.6場發(fā)射陰極
18.7電壓擊穿
18.7.1真空電壓擊穿
18.7.2氣體電壓擊穿
18.7.3絕緣體電壓擊穿
18.8二次電子倍增效應放電
18.8.1平行板間二次電子倍增效應放電理論
18.8.2同軸圓柱體二次電子倍增效應放電
18.8.3正交場中的二次電子倍增效應放電
18.8.4二次電子倍增效應放電模擬
參考文獻
第19章磁體
19.1引言
19.2理論綜述
19.2.1鐵磁性
19.2.2軟磁材料磁流傳導
19.3磁路
19.3.1永磁體磁路
19.4磁性材料
19.4.1軟磁材料
19.4.2永磁材料
19.5線包磁體
19.5.1線圈陣列
19.5.2線包
19.6鐵磁體
19.7永磁體設計
19.7.1磁控管和CFA中的永磁體
19.7.2線性注器件中的永磁體
19.7.3周期永磁(PPM)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第20章系統(tǒng)集成
20.1引言
20.2直流電源
20.2.1高壓開關
20.2.2負載阻抗
20.2.3電力變換器
20.3脈沖調制器
20.3.1電阻負載有源開關調制器
20.3.2偏置二極管負載有源開關調制器
20.3.3線型調制器
20.4射頻系統(tǒng)
20.5冷卻系統(tǒng)
20.6控制系統(tǒng)
20.6.1互鎖
20.6.2管子保護
20.7管子的維護
20.8安全性
20.9可靠性
20.10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