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前言
編者簡介
介紹
1 通過數字化繪畫類型實現(xiàn)的景觀表現(xiàn)1
娜迪婭?阿莫羅索(Nadia Amoroso)
圖表和地圖制圖
2 數據景觀:作為景觀載體的地圖和圖表25
安德里亞?漢森(Andrea Hansen)
3 超細化圖面標注的拍攝34
伊娃?卡斯特羅(Eva Castro)和費德里科?羅伯托(Federico Ruberto)
4 地圖術和場地提煉43
詹姆士?梅爾索姆 (James Melsom)
5 數字化制表54
科菲?布恩 (Kofi Boone)
平面演示
6 數字化平面演示:仍是景觀設計表現(xiàn)的基礎嗎?65
約書亞?組內特 (Joshua Zeunert)
7 空中視角/地面控制:描述性平面圖和鳥瞰圖的藝術77
卡爾?庫爾曼 (Karl Kullmann)
8 過時的場地平面,永生的場地平面92
羅伯特?羅維拉 (Roberto Rovira)
軸測圖
9 組塊景觀101
克里斯托弗?馬金科斯基 (Christopher Marcinkoski)
10 組合景觀109
瑪麗亞?德比婕?康茨 (Maria Debije Counts)
剖立面圖
11 垂直面類型學:剖面圖和立面圖的審視120
丹尼爾?H?奧爾特加(Daniel H. Ortega)和喬納森?R?安德森(Jonathon R. Anderson)
12 風景畫線條:顯性和隱性線條及其解密方法127
迪特馬爾?斯特勞布 (Dietmar Straub)
13 剖面圖的其他啟示:抽象剖面的起源136
安德魯?哈特尼斯 (Andrew Hartness)
透視圖
14 用透視圖感知景觀147
瑪麗亞?德比婕?康茨 (Maria Debije Counts)
15 反向強化:項目可視化中的度量指標和情感表現(xiàn)156
安德魯?哈特尼斯 (Andrew Hartness)
16 盤旋透視技法170
大衛(wèi)?弗萊徹 (David Fletcher)
數字建模和制作
17 土地開拓和地表構造181
何塞?阿爾弗雷德?拉米雷斯(José Alfredo Ramírez)和克拉拉?奧洛里斯?圣胡安
(Clara Olóriz Sanjuán)
18 自動化地形形成裝置:超越景觀和生態(tài)學表現(xiàn)191
布拉德利?坎特雷爾 (Bradley Cantrell)
19 數字媒介和具體實踐202
大衛(wèi)?馬 (David Mah)
所有繪畫類型:案例研究
20 重塑雅加達:治理“塑料河”213
克里斯托弗?吉魯特 (Christophe Girot)和詹姆斯?梅爾索姆
(James Melsom)
21 灰地修復:新興城市景觀描述中的視覺敘事225
科菲?布恩 (Kofi Boone)
22 波多黎各阿羅約“交替性河灣”案例241
羅伯特?羅維拉 (Roberto Rovira)
結束語 257
羅伯特?羅維拉 (Roberto Rov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