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闿(一八八〇—一九三〇),字組庵、祖庵、祖安,號畏三、讱齋。近代政治家、書法家。生于浙江杭州,湖南茶陵縣人。 譚延闿少年時學趙孟頫、劉墉小楷,兼學楊肇、翁同龢。三十歲后專注顏真卿的楷書,以《麻姑仙壇記》為日課,據(jù)說臨習過二百多通。他的楷書起筆沉著穩(wěn)重,豎畫多用懸針,貌豐骨勁,點畫精到,一洗清代館閣體姿媚之態(tài),無論是擘窠榜書,還是蠅頭小楷均極精妙,是錢南園、翁松禪后又一個寫顏體的大家。民國間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譚祖安先生書麻姑仙壇記》,用筆雄健挺拔,結構方正謹嚴,深得魯公神髓,可謂后世臨寫顏書的典范,被贊譽為“民國至今,學顏者無出其右”。民國真草篆隸四大書法家指的就是吳稚暉篆書、胡漢民隸書、于右任草書與譚延闿的楷書。南京中山陵碑亭石刻“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廣州黃埔軍?!瓣戃娷姽賹W?!必翌~皆出自其手。民國間出版了大量譚氏書法作品,如《譚祖庵墨跡》《譚延闿詩札》《譚延闿行書王湘綺詩》《讱庵詩稿》《組庵詩集》《非翁詩稿》《慈衛(wèi)室詩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