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格拉鮑夫斯基,波蘭著名作家。格拉鮑夫斯基的作品之所以能給人留下雋永深刻的印象,就在于他擅長于用喜樂的幽默文字呈現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如貓、狗、麻雀、鵝、牛羊等動物的行為和心理,直深入到動物的心思,它們只會讓孩子讀來忍俊不禁。 西頓—湯普遜,天才的加拿大作家和動物畫家歐奈斯特·西頓—湯普遜,是普及性動物小說這種文學樣式的奠基性作家。西頓以此為加拿大文學乃至整個美洲文學開拓了一條文學新路子。從19世紀80年代起,他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第一部短篇動物故事集《我所熟悉的野生動物》。 譯者:韋葦,原名韋光洪,江南浙中人。1958年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yè)畢業(yè)后一直從事文學授業(yè)工作,先后在云南師范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任教授;20世紀80年代起任研究生課程、研究生導師、訪問學者導師。作家,文學史家、詩人、翻譯家。著作主要在外國文學史;主編、主審、主筆多部教材、辭書;世界兒童文學名著譯品多部。理論專著、作品評鑒、作品翻譯多次獲獎,其中受國務院新聞出版署委托編輯的《世界經典童話全集》(20卷)獲國*級出版獎,因學術成果豐碩、雄實獲臺灣向學人頒授的“楊喚兒童文學特殊貢獻獎”。理論著作為兒童文學專業(yè)研究者必讀書,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翻譯及其選評著作影響廣遠。90年代開始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 作品和譯品中的短作被收入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各級各類教材,同時擔任通用義務教育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