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序
緒論
一、選題緣起與研究目的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現(xiàn)狀
(一)關于明清戲曲本體的探討
(二)明清曲家及其腔詞理論研究
(三)關于古代唱論中字、腔關系的論述
三、研究范圍、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范圍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腔詞關系為重要理論范疇的唱論傳統(tǒng)
第一節(jié) 詩、歌關系與歌的性質
一、聲不獨運,必托于詩:詩與歌的關系
二、歌之為言,長言之也:歌的性質
第二節(jié) 音韻學對腔詞理論的影響
一、漢語音韻的要素與特點
二、音韻學逐步作用于腔詞理論的歷程
第三節(jié) 元代以前的腔詞關系歷說
第二章 明清唱論中腔詞理論的濫觴
第一節(jié) “隔離”南北曲,建立南曲理論系統(tǒng)
一、“隔離”南北曲及其目的
二、南曲理論系統(tǒng)的建立
第二節(jié) 融合南北曲,探索共性理論系統(tǒng)
一、融合南北曲的理論傾向
二、從“曲”到“唱”的共性理論探究
第三章 明代唱論中的腔詞理論
第一節(jié) 明代曲學文化氛圍
一、文人曲家的貴族性與戲居4內容的教化性
二、曲家主體的交互性與戲劇藝術的規(guī)范性
三、文人曲家的流派化與曲學理論的系統(tǒng)化
第二節(jié) 從雅音到方言:戲曲語音標準的嬗變
一、雅音傳統(tǒng)及其流變
二、雅音與方言的博弈與融合
第三節(jié) 以字音為核心的腔詞機制
一、魏良輔論腔詞機制
二、王驥德論腔詞機制
三、沈寵綏論腔詞機制
第四章 清代唱論中腔詞理論重心的轉移
第一節(jié) 填詞之設,專為登場:“場上之曲”的本體回歸
一、清代曲學文化氛圍
二、實:清代曲學基本觀念
第二節(jié) 腔詞關系的整體化趨勢
一、作唱相謀,唱聽相洽
二、“勢”與“度
第三節(jié) 口法論:腔詞理論的形態(tài)化范式
一、”口法“概念辨析
二、”口法論“的知識基礎
第五章 明清唱論中腔詞理論的美學探討
第一節(jié) 從聲到形的明清唱論
一、從聲到形的歷時演變
二、從聲到形的思想淵源
第二節(jié) “人聲至上”的終極表達及其根源
一、“人聲至上”觀念的演進
……
附錄:明清唱論文獻選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