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中,國民消費為基礎的大眾旅游從未消失,數字化驅動的智慧旅游一直在創(chuàng)新。哪怕是有組織的旅游活動全面停止的第1季度,散客出游和休閑消費仍然以本地、近程、自駕、研學等形式頑強地存在著。出不了遠門,人們就在近程休閑,欣賞身邊的美麗風景,體驗日常的美好生活。參加不了旅行團,城鄉(xiāng)居民就選擇和家人一起自駕出行。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的專項調查表明,受訪者對“疫情過后計劃和誰一起出游”回答是:42%選擇和家人一起出游,23%選擇與好友結伴旅游,22%愿意和單位、班級、社團等集體出游,11%計劃獨自旅游或與驢友一起自助游。散客化和自由行有效擴張了移動通信、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消費場景,進一步凸顯了高端制造、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在旅游與旅行產業(yè)鏈條中的支撐作用。人們在出游前借助互聯網收集目的地信息、預約體驗空間、預訂服務項目,在游程中掃碼乘飛機、坐火車、進景區(qū)、接受無接觸服務、完成支付和分享,在目的地體驗無人機、現代光影技術、沉浸式演出所帶來的視角沖擊和生活享受。種種跡象表明,經過為期十年的概念導入和政府推動,加上這次疫情的倒逼和催化,一個終端消費驅動,現代產業(yè)導向的智慧旅游新時代已經走到了我們的面前。在過去的一年中,旅游人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自救和互助中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就,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尊重。攜程、飛豬、馬蜂窩等線上旅行商推出了“無損退訂”,凱撒、眾信、春秋、廣之旅等旅行社為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做了大量的工作。BOSS直播,微旅游、人生首張機票、地球發(fā)現者、故宮以東·一見如故等新創(chuàng)意新線路新產品不斷涌現。酒店、民宿等旅游住宿業(yè),旅游景區(qū)、主題公園、旅游購物、交通和餐飲業(yè),都在積極開展企業(yè)自救和行業(yè)互助工作。在文化和旅游系統(tǒng)、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沒有因為有組織的旅游活動而傳播和擴散疫情,沒有發(fā)生大面積的企業(yè)倒閉和員工失業(yè),沒有出現重大涉旅游安全事故和負面輿情。有了這些努力和成就,我有太多的理由為旅游人驕傲,你們無愧于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