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證券分析,是科學還是藝術
前言 大師的聲音
第一部分 構建證券分析體系的基礎
第 01 章 證券分析師需要專業(yè)評級嗎(1945)
第 02 章 確保證券分析的正確性(1946)
第 03 章 用希波克拉底法分析證券(1946)
第 04 章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證券分析方法(1946)
??
第二部分 界定證券分析的專業(yè)性
第 05 章 探尋證券分析的科學性(1952)
第 06 章 普通股估值的兩種方法(1957)
第 07 章 普通股的新投機因素(1958)
第 08 章 特殊情況(1946)
第 09 章 通過投資股票積累財富的若干問題(1962)
第 10 章 通脹的國庫券與“緊縮”的股東:公司是要榨干它的所有者嗎(1932)
第 11 章 資本雄厚的公司是否應該將現金返還股東(1932)
第 12 章 資本雄厚卻正在虧損的企業(yè)應該被清算嗎(1932)
第三部分 拓寬證券分析的適用領域
第 13 章 關于股東與管理層關系的問卷(1947)
第 14 章 如何避免對公司盈利重復征稅(1954)
第 15 章 控股股東與外部股東(1953)
第 16 章 戰(zhàn)時經濟與股票價值(1951)
第 17 章 影響充分就業(yè)的結構性關系(1955)
第 18 章 美國的國際收支:“沉默的陰謀”(1962)
第四部分 傾聽來自專業(yè)人士的聲音
第 19 章 金融分析師的未來(1963)
第 20 章 普通股投資的未來(1974)
第 21 章 對話本杰明·格雷厄姆(1976)
第 22 章 本杰明·格雷厄姆:有關證券分析的思考(1972)
第 23 章 對金融分析師有著重要意義的 10 年(1974)
第 24 章 與格雷厄姆共處的 1 小時(1977)
注釋
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