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目漱石(1867—1916) 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本名夏目金之助,筆名漱石。 出生于江戶的牛込馬場下橫町(現(xiàn)為東京都新宿區(qū)的喜久井町),水瓶座人。 父親是個小吏,生了八個孩子。夏目漱石最小,自幼被送給一個叫鹽原昌之助的做養(yǎng)子。8歲時,夏目漱石隨養(yǎng)母搬回自己親生父母家住,后來一度與養(yǎng)母單獨生活。 11歲時就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15歲時熱衷漢籍和小說,立志專攻文學。夏目漱石的親生父親和幾個哥哥都與他關系平平,并對他的文學志向有鄙夷之意,而親生母親在他14歲那年便因病去世。直到21歲,夏目漱石才回歸原籍,恢復了夏目的姓氏。 22歲即寫出漢詩文集《木屑錄》。23歲升入東京大學文學院英文科,24歲將日本詩人鴨長明的《方丈記》譯成英文。33歲時被選為公派留學生赴倫敦,35歲回國后任第一高中講師、東京大學英文科講師,執(zhí)教的同時筆耕不輟,常為雜志撰文。 40歲開始專職寫作,創(chuàng)作類型涉及小說、詩歌、游記、評論、隨筆等。代表作《心》發(fā)表于47歲,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動畫和舞臺劇等。 49歲的夏目漱石因病逝世,死后他的大腦和胃捐給了東京帝大醫(yī)學部,大腦迄今仍保存在東京大學。 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發(fā)起“一千年來日本至受歡迎的作家”調查,夏目漱石高居首位;超過了《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譯者:金海曙 作家、編劇。 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深度焦慮》、長篇小說《趙氏孤兒》等;話劇劇作《趙氏孤兒》2003年由北京人藝于首都劇場演出,《武則天》2015年由天津人藝于人民大會堂演出,曾榮獲第16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電視劇劇作《父親的身份》2016年由央視一套播出。 譯著有川端康成的創(chuàng)作回憶錄《獨影自命》及長篇小說《淺草紅團》、茅野裕城子的短篇小說《蝙蝠》及小林豐的繪本《北緯36度線》等。 2021年全新譯作《心》,入選作家榜經典名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