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33)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33)

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33)

定 價:¥58.00

作 者: 李怡,毛迅 編
出版社: 巴蜀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3113661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新冠疫情沖擊了全世界,也影響了全世界。在這個特殊時期編發(fā)本刊新一輯的稿件,自然有著特別的意義。本輯“特稿”中,日本學者山口守的文章《巴金在臺灣》對巴金為何造訪臺灣進行了詳細的勾勒,同時也對其訪臺的理由及意義進行了考察。作者認為,雖然巴金走訪、觀察了臺灣,但畢竟是短暫逗留,沒有像吳克剛、黎烈文、衛(wèi)惠林、索非、毛一波那樣對臺灣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就沒有選擇移居臺灣,這對于作家巴金其后的人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這雖然只是問題的一方面,但對于我們了解巴金還是提供了新的視角?!按笪膶W”視野中,逄增玉的《艾蕪與東北作家對異地抗戰(zhàn)及社會的想象和書寫》一文,對艾蕪及東北籍作家李輝英、端木蕻良等抗戰(zhàn)書寫中的生活真實與理念錯位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誠然,這些作品的得失優(yōu)劣、特別是他們走馬觀花式的異地異域想象和書寫的淺與隔及其在他們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和價值,或可另當別論。但如何結合歷史語境和全面的史料予以評價,如何結合抗戰(zhàn)史和抗戰(zhàn)文學的諸多復雜問題,對抗戰(zhàn)文學予以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討,我是深表認同的,也歡迎大家繼續(xù)討論。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青年學者廖海杰的《戰(zhàn)時經(jīng)濟生活與抗戰(zhàn)文學的國難財書寫》一文值得關注。文章通過”文史對話”,初步勾勒了戰(zhàn)時經(jīng)濟視野下的“國難財”書寫,通過恢復其被過往的“暴露與諷刺”視野所遮蔽的豐富面貌,揭示出文學中的“國難財”不再僅僅指涉腐敗和黑暗,而歷史事實也不僅是文史互證的材料,更是對文學進行重新闡釋的起點,為我們重新認識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文學研究提供了新視野。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文學(33)》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特稿
巴金在臺灣
新視界
論川劇“冉本”里的高腔唱詞藝術
《時代》畫報“都會小說”的整理與研究
北美一南洋文物考古與華人國族觀
——從《甲骨時光》、《魚骸》、《刻背》的甲骨卜辭談起
再論鳳鶴之爭
——石凌鶴的文藝思想觀念探源
后人類主義與中國科幻文學的“劉慈欣問題”
“大文學”視野
艾蕪與東北作家對異地抗戰(zhàn)及社會的想象和書寫
戰(zhàn)時經(jīng)濟生活與抗戰(zhàn)文學的“國難財”書寫
后科舉時代林紓的焦灼與自救
——從《愛國二童子傳》談起
從“碰壁”到“破壁”:魯迅獨特的心理遭遇與體驗
青年劇社組織形態(tài)考論
——從“認同危機”出發(fā)
光復后魯迅及其思想在臺灣的傳播與承續(xù)研究
——以陳儀、許壽裳的文化活動為視角
文學檔案
《消息》半周刊上的六通“作家書簡”考釋
關于《強與弱》
——從艾蕪的一封佚信談起
何其芳佚文六篇輯存
檔案視野下的渡臺文人許壽裳的文化活動及其文化政治
民國文學研究
在“戀愛自由”與“自由戀愛”之間
——“五四”時期小說的戀愛倫理敘事之一
延安時期張庚的戲劇理論
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中華民族”言說之一種
——以國民政府的綏蒙言論為中心
分歧與異質:茅盾視野下的戰(zhàn)國策派
從女性崇拜到領袖崇拜
——《蔡文姬》的創(chuàng)作流程與主題變遷
“理直氣壯”的“控訴狀
——論黃寧嬰的長詩《潰退》
……
共和國文學研究
著述·綜述
編后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