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藝術(shù)音樂音樂互文性研究

音樂互文性研究

音樂互文性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黃漢華
出版社: 暨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6829443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音樂互文性研究》用見微知著的方式選取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器樂音樂中的琵琶新作品、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國鋼琴作品、交響組曲《喬家大院》作為分析對象,試圖運用音樂互文性的“兩維”和“兩層”的理論框架,探討其中的互文性問題,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一是在音樂音響文本的互文性層面上對器樂音樂音響文本建構(gòu)中的歷時和共時維度中的互文性關系進行研究;二是在音樂音響文本與音樂非音響文本之間的歷時和共時維度中的互文性關系進行研究。前者涉及的是音樂音響文本的音響形態(tài)在建構(gòu)中與歷時維度和共時維度的音樂音響文本是怎樣發(fā)生借用、吸收、改編和偏離的,先在的和共在的音樂音響文本的蹤跡是如何滲透和顯露在被建構(gòu)的音響文本的音響形態(tài)中的;后者涉及的是音樂音響文本的意義是如何在與音樂的非音響文本的互文性關系中與其歷史文化語境相關聯(lián),并使其意義超過了音樂文本自身,使音樂文本的意義由表層意義得以向深層意義不斷生成?!兑魳坊ノ男匝芯俊酚伤恼聵?gòu)成:第一章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琵琶新作品的互文性研究;第二章為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敘事結(jié)構(gòu)及互文性研究;第三章為戲曲元素的中國鋼琴作品之互文性研究;第四章為交響組曲《喬家大院》互文性研究。

作者簡介

  黃漢華,文學博士,音樂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畢業(yè)于星海音樂學院、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原院長,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音樂學省級重點學科原帶頭人,中國音樂美學學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主要從事音樂美學、西方音樂史教學科研工作。學術(shù)研究方向:音樂美學、符號學。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20世紀80年代以來琵琶新作品互文性研究
第一節(jié) 20世紀80年代以來琵琶藝術(shù)的文化考量
第二節(jié) 新作品本體的互文性分析
第三節(jié) 新作品的互文性文化分析
第二章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敘事結(jié)構(gòu)及互文性研究
第一節(jié) 符號學方陣
第二節(jié)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祝》敘事結(jié)構(gòu)的“符號學方陣”解讀
第三節(jié) 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芬魳芬饬x互文性生成
第三章 戲曲元素的中國鋼琴作品之互文性研究
第一節(jié) 戲曲元素的中國鋼琴作品之文化背景分析
第二節(jié) 互文性視角下戲曲元素在中國鋼琴作品中的運用
第三節(jié) 互文性視角下鋼琴伴唱《紅燈記》的創(chuàng)作及審美價值
第四章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互文性研究
第一節(jié)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音響文本的互文性分析
第二節(jié)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技術(shù)文本分析
第三節(jié)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視覺文本的互文性分析
第四節(jié) 交響組曲《喬家大院》的互文性文化研究
余論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