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企業(yè)管理矩陣制組織:魚與熊掌兼得的多重心協同系統

矩陣制組織:魚與熊掌兼得的多重心協同系統

矩陣制組織:魚與熊掌兼得的多重心協同系統

定 價:¥108.00

作 者: 梁學榮 著
出版社: 企業(yè)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422755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 頁數: 298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從矩陣制的全新定義開篇,通過對其網格化結構的逐一剖析,為讀者呈現了矩陣制獨特而豐富的組織形式;在矩陣制運行上,本書以客戶中心型組織與維度交互協同為基調,在職域、人才、圈層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思路拓展;針對矩陣制的“一仆二主”焦點問題,本書一方面將其視為體制特色,另一方面亦試著給出了應對方案;由于事業(yè)部常常充當矩陣制的組織維度,本書對二者的遞進與轉化關系進行了剖析,并圍繞利潤中心的多邊核算及考核進行了具體闡述;矩陣制的目的是統一分工與合作,平衡自主與互動,也為此付出了復雜和多重的代價,所以,矩陣制像其他組織模式一樣,優(yōu)勢與問題共存,并在總體上更加難以駕馭,這就提醒企業(yè)管理者在矩陣制轉型前要進行可行性的全面評估。

作者簡介

  梁學榮,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長江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知名矩陣制、事業(yè)部制管控專家。歷任科技制造企業(yè)集團總裁、副總裁、首席架構官、首席制度官等職務,受聘于多家企業(yè)擔任高級發(fā)展顧問。多年潛心于矩陣制、事業(yè)部制研究,為國內眾多大中型企業(yè)提供組織轉型指導、咨詢與課程培訓。另著有《事業(yè)部制:大船變艦隊的企業(yè)發(fā)展模式》(企業(yè)管理出版社,第三版,2019)、《從脫靶到命中:提升公司基礎管理的8堂課》(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16)。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什么是矩陣制組織………………………… 001
一、精要理解矩陣及矩陣組織 …………………………… 002
二、矩陣制組織的定義 …………………………………… 009
1. 什么是多種組織維度………………………………… 012
2. 什么是交互…………………………………………… 014
3. 什么是多重心………………………………………… 016
4. 什么是組織模式與聯動運行………………………… 017
三、矩陣制組織的特征 …………………………………… 018
1. 以平衡的多重心業(yè)務戰(zhàn)略為指引…………………… 019
2. 組織架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組織維度交互而成……………………………………………… 020
3. 處于組織維度交互點上的崗位,存在向兩個或兩個以上上司匯報的常態(tài)化情況………………… 021
4. 制造沖突并解決沖突是這一組織運轉的重要機制……………………………………………… 022
5. 平級多方溝通達成共識,并將共識付諸多邊行動是這一組織的基本運行方式…………………… 024
6. 關鍵崗位上的“人才畫像”………………………… 025
四、為什么會創(chuàng)建矩陣制組織 …………………………… 026
1. 組織協同的需要……………………………………… 027
2. 公司擴張的需要……………………………………… 029
3. 資源共享與職能集成的需要………………………… 029
4. 建立客戶導向組織的需要…………………………… 031
5. 應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的需要………………………… 031
6. 監(jiān)管的需要…………………………………………… 033

第二章?? 矩陣制組織結構…………………………… 035
一、矩陣制組織宏觀板塊構成 …………………………… 037
1. 四大板塊的功能定位………………………………… 037
2. 四大板塊的內部機構設計…………………………… 042
二、基本矩陣結構 ………………………………………… 048
1. 項目—職能矩陣……………………………………… 049
2. 集成項目—產品矩陣………………………………… 065
3. 客戶—區(qū)域銷售服務矩陣…………………………… 069
4. 產品線—集中職能矩陣,產品線—集中職能區(qū)域矩陣………………… 071
5. 產品—區(qū)域矩陣,產品—區(qū)域—職能矩陣………… 074
6. 產品—客戶—區(qū)域—職能矩陣……………………… 081
三、特殊矩陣結構 ………………………………………… 083
1. 職能矩陣……………………………………………… 083
2. 兼任矩陣……………………………………………… 087
3. 混合矩陣……………………………………………… 093
4. 政策矩陣……………………………………………… 094
四、動態(tài)矩陣結構 ………………………………………… 094
1. 組織維度間的主導權切換…………………………… 094
2. 矩陣某一維度內主導權的移動……………………… 095

第三章?? 一仆二主,矩陣制最大的運行漩渦……… 097
一、回歸單一指令模式
——兩個上司在意見上合二為一,共同下達………… 100
1. 列出主要工作事項…………………………………… 101
2. “統一意見”的合議過程…………………………… 101
3. 創(chuàng)建主動問詢和通報機制…………………………… 102
4. 將反饋要求說在前面………………………………… 103
二、自下向上的下屬主導模式
——節(jié)點團隊主導提案,雙向領導支持性合議……… 104
三、統一目標模式
——以計劃統一行動,以考核促進協同……………… 106
1. 設置方向一致、相互支撐的計劃目標……………… 106
2. 對照各自計劃方案,強化共性,串聯過程,
消減沖突,做好整體與局部計劃協同……………… 107
3. 依據計劃執(zhí)行表落實具體工作……………………… 109
4. 加嚴對計劃制訂與執(zhí)行的考核……………………… 110
四、權責流程模式
——共享信息、遵循流程、明確權責………………… 111
五、團隊專門化模式
——細分團隊,避免整合……………………………… 114
六、公司常態(tài)信息收集模式
——貼近關鍵信息源頭,建立實地調研機制………… 115

第四章?? 矩陣制與事業(yè)部制的關系………………… 119
一、關于事業(yè)部制的知識點 ……………………………… 120
1. 事業(yè)部與事業(yè)部制定義……………………………… 120
2. 事業(yè)部的體制特征…………………………………… 122
3. 事業(yè)部制的價值……………………………………… 126
4. 事業(yè)部創(chuàng)建前出現的問題…………………………… 128
5. 事業(yè)部制帶來的困擾………………………………… 129
二、矩陣制與事業(yè)部制的關系 …………………………… 132
三、將事業(yè)部制的運營經驗延展到矩陣制 ……………… 133
1. 事業(yè)部的分權屬性為矩陣制協同提供了條件……… 133
2. 業(yè)績目標趨同為意見達成一致提供了根本保證……………………………………………… 134
3. 只有事業(yè)部運營得好,矩陣制才能好……………… 134
4. 矩陣制相當于事業(yè)部間聯接的增項與升級………… 135
5. 以事業(yè)部為經營單元建立的政策型總部仍然是矩陣制總部的重要構成…………………………… 135
6. 事業(yè)部制為矩陣制財務核算與業(yè)績考核提供了基本框架……………………………………………… 136
四、矩陣制與事業(yè)部制的相互轉換 ……………………… 137

第五章?? 矩陣制組織的多邊核算與激勵考核……… 139
一、矩陣制的多邊利潤核算 ……………………………… 140
1. 設定核算背景………………………………………… 140
2. 利潤核算過程………………………………………… 141
二、矩陣制的業(yè)績考核與激勵 …………………………… 145
1. 公司對矩陣維度的考核與激勵……………………… 145
2. 矩陣維度對共享團隊的考核與激勵………………… 154

第六章?? 深度剖析矩陣制組織……………………… 159
一、客戶中心型組織與內向組織的兼顧 ………………… 160
二、矩陣前重心組織成為中堅力量 ……………………… 168
1. 將矩陣制內部的縱向管理進一步拉平,實現橫向協同……………………………………………… 169
2. 主導方在代表客戶端的組織維度交互處,而不在維度本身……………………………………… 170
3. 以需求側為中心,其他資源不是后端,而是圍繞客戶形成的資源圈………………………… 174
4. 維度方如何轉變意識,并做好新體制下的自身工作……………………………………………… 174
三、從有序走向混序 ……………………………………… 175
四、幾何角度的矩陣制組織構成與運行 ………………… 178
1. 關于點………………………………………………… 179
2. 關于線………………………………………………… 180
3. 關于圈………………………………………………… 181
五、組織矩陣與能力矩陣的合體 ………………………… 182
1. 當期—發(fā)展能力矩陣………………………………… 183
2. 經營—管理能力矩陣………………………………… 186
3. 國內—國際能力矩陣………………………………… 190

第七章?? 矩陣制的自組織場域……………………… 193
一、人才無邊界——打破定置坐標 ……………………… 194
1. 去除層級,激發(fā)溝通………………………………… 196
2. 從職位到職域的責任擴展…………………………… 196
3. 人才的因需而動,因需而聚………………………… 198
二、從職級主宰到能力影響 ……………………………… 199
三、溝通與因需而聚 ……………………………………… 202
1. 關鍵動作……………………………………………… 204
2. 保障工作……………………………………………… 209

第八章?? 矩陣制總部的管控重點與組織轉型策略… 213
一、矩陣制總部的管控重點 ……………………………… 214
1. 戰(zhàn)略管理……………………………………………… 214
2. 組織管理……………………………………………… 215
3. 重要任免……………………………………………… 216
4. 計劃管理……………………………………………… 217
5. 業(yè)績考核……………………………………………… 217
6. 交互協同……………………………………………… 218
7. 搭建環(huán)境……………………………………………… 218
8. 變革管理……………………………………………… 219
二、矩陣制的組織簡化策略 ……………………………… 220
1. 減少或整合矩陣維度………………………………… 221
2. 平衡不成,那就分出主從…………………………… 221
3. 維度間兼任,做一枚硬幣,正反兩面同集一身…… 222
三、矩陣制組織的助攻機制 ……………………………… 223
1. 通過多樣化實踐總結出最佳實踐…………………… 224
2. 設計利于換位思考的輪崗制與人才晉升路線……… 225
3. 采用矩陣維度聯席會議制度………………………… 225
4. 構建流程導向與機會捕捉系統……………………… 226
5. 內部第三方力量的介入……………………………… 227
四、向矩陣制轉型的自我評估 …………………………… 228
1. 評估現行事業(yè)部的管控情況………………………… 228
2. 評估是否具備強勢領導力…………………………… 233
3. 面對大多數事業(yè)部總經理都是本位主義者的窘境………………………………………………… 236
4. 公司的組織維度是否需要并行……………………… 236

附 錄 ………………………………………………… 239
附 1?? 經營監(jiān)測體系的構建………………………… 240
一、經營監(jiān)測體系的定義……………………………… 240
二、建立經營監(jiān)測體系的意義………………………… 242
三、經營監(jiān)測體系的構建思路………………………… 244
四、經營監(jiān)測體系的適用性…………………………… 253
附 2?? 事業(yè)部的基本管控模式……………………… 254
一、 事業(yè)部管控模式的分類…………………………… 255
二、三種管控模式特征對比剖析……………………… 259
三、三種管控模式的選擇……………………………… 260
四、三種管控模式下的組織結構設計………………… 261
附 3?? 業(yè)務單位的“雙核”領導體制……………… 267
一、構建“雙核”領導體制的意義…………………… 268
二、“雙核”制的運營原則與策略…………………… 270
三、“雙核”領導體制異化設計……………………… 276
四、“雙核”領導體制的應用原則…………………… 276
附 4?? 全面計劃與預算管理………………………… 277
一、企業(yè)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定義……………………… 278
二、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價值…………………………… 281
三、全面計劃與預算管理的主流程…………………… 281
四、全面計劃與預算管理的多級組織體系…………… 282
五、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制訂…………………………… 284
六、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審批…………………………… 289
七、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宣貫…………………………… 290
八、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實施…………………………… 290
九、全面計劃與預算的考核…………………………… 294
十、全面計劃與預算的優(yōu)化…………………………… 295

參考文獻……………………………………………… 29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