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不事權貴,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xiāng)。留有《甫田集》。文徵明藝術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文氏行書遒逸婉秀,得智永筆意,大字仿黃庭堅,略見奇崛,尤精蠅頭小楷,格調高雅,法度嚴謹,工整精致,獨開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