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Server 2019系統(tǒng)與網(wǎng)站配置指南

Windows Server 2019系統(tǒng)與網(wǎng)站配置指南

Windows Server 2019系統(tǒng)與網(wǎng)站配置指南

定 價:¥119.00

作 者: 戴有煒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2568858 出版時間: 2020-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46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微軟系統(tǒng)資深工程師顧問戴有煒先生新版升級的Windows Server 2019兩卷力作中的系統(tǒng)與網(wǎng)站配置指南篇。 書中秉承了作者的一貫寫作風格:大量的系統(tǒng)與網(wǎng)站配置實例兼具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完整清晰的操作過程,以簡單易懂的文字進行描述,內容豐富且圖文并茂。全書共分17章,主要內容包括Windows Server 2019概述、安裝與基本環(huán)境設置,本地用戶與組賬戶的管理,虛擬環(huán)境的搭建,建立Active Directory 域,文件權限與共享文件夾,打印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組策略與安全設置,磁盤系統(tǒng)的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系統(tǒng)啟動的疑難排除,利用DHCP自動分配IP地址,解析DNS主機名,架設IIS網(wǎng)站,PKI與https網(wǎng)站,Server Core、Nano Server與Container等。 本書面向廣大計算機系統(tǒng)管理和系統(tǒng)維護人員,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和技術培訓班的教學用書,更可作為微軟認證考試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戴有煒,微軟認證系統(tǒng)工程師(MCSE),微軟認證講師(MCT),微軟資深顧問,IT部門主管、研發(fā)部門主管、技術總監(jiān)、講師等

圖書目錄

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19概述 1
1.1 Windows Server 2019版本 2
1.2 Windows網(wǎng)絡架構 2
1.2.1 工作組架構的網(wǎng)絡 2
1.2.2 域架構的網(wǎng)絡 3
1.2.3 域中計算機的種類 4
1.3 TCP/IP通信協(xié)議簡介 5
1.3.1 IP地址 5
1.3.2 IP類別 6
1.3.3 子網(wǎng)掩碼 7
1.3.4 默認網(wǎng)關 8
1.3.5 私有IP的使用 9
第2章 安裝Windows Server 2019 10
2.1 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11
2.1.1 Windows Server 2019的安裝選擇 11
2.1.2 Windows Server 2019的系統(tǒng)需求 11
2.1.3 選擇磁盤分區(qū) 13
2.2 安裝或升級為Windows Server 2019 15
2.2.1 利用U盤來啟動計算機與安裝 15
2.2.2 在現(xiàn)有的Windows系統(tǒng)內來安裝 17
2.3 啟動與使用Windows Server 2019 17
2.3.1 啟動與登錄 17
2.3.2 鎖定、注銷與關機 19
第3章 Windows Server 2019基本環(huán)境 22
3.1 屏幕的顯示設置 23
3.2 計算機名與TCP/IP設置 23
3.2.1 更改計算機名與工作組名 24
3.2.2 TCP/IP的設置與測試 25
3.3 安裝Windows Admin Center 29
3.4 連接Internet與激活Windows系統(tǒng) 31
3.4.1 連接Internet 31
3.4.2 激活Windows Server 2019 32
3.5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墻與網(wǎng)絡位置 33
3.5.1 網(wǎng)絡位置 33
3.5.2 解除對某些程序的阻擋 34
3.5.3 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墻的高級安全設置 34
3.6 環(huán)境變量的管理 37
3.6.1 查看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變量 37
3.6.2 更改環(huán)境變量 38
3.6.3 環(huán)境變量的使用 39
3.7 其他的環(huán)境設置 39
3.7.1 硬件設備的管理 39
3.7.2 虛擬內存 40
第4章 本地用戶與組賬戶 43
4.1 內置的本地賬戶 44
4.1.1 內置的本地用戶賬戶 44
4.1.2 內置的本地組賬戶 44
4.1.3 特殊的組賬戶 45
4.2 本地用戶賬戶的管理 45
4.2.1 新建本地用戶賬戶 45
4.2.2 修改本地用戶賬戶 47
4.2.3 其他的用戶賬戶管理工具 48
4.3 密碼的更改、備份與還原 49
4.3.1 建立密碼重置盤 49
4.3.2 重置密碼 50
4.3.3 未制作密碼重置磁盤怎么辦 51
4.4 本地組賬戶的管理 52
第5章 搭建虛擬環(huán)境 54
5.1   Hyper-V的硬件需求 55
5.2 安裝Hyper-V 55
5.2.1 安裝Hyper-V角色 56
5.2.2 Hyper-V的虛擬交換機 57
5.3 建立虛擬交換機與虛擬機 57
5.3.1 建立虛擬交換機 57
5.3.2 建立Windows Server 2019虛擬機 59
5.4 建立更多的虛擬機 64
5.4.1 差異虛擬硬盤 65
5.4.2 建立使用“差異虛擬硬盤”的虛擬機 65
5.5 通過Hyper-V主機連接Internet 68
5.6 在Microsoft Azure云建立虛擬機 70
5.6.1 申請免費使用賬號 71
5.6.2 建立虛擬機 72
5.6.3 將英文版Windows Server 2019中文化 77
5.6.4 Azure的基本管理 80
第6章 建立Active Directory域 83
6.1 Active Directory域服務 84
6.1.1 Active Directory的適用范圍 84
6.1.2 名稱空間 84
6.1.3 對象與屬性 85
6.1.4 容器與組織單位 85
6.1.5 域樹 86
6.1.6 信任 87
6.1.7 域林 87
6.1.8 架構 88
6.1.9 域控制器 88
6.1.10 輕量級目錄訪問協(xié)議 89
6.1.11 全局編錄 90
6.1.12 站點 91
6.1.13 域功能級別與林功能級別 92
6.1.14 目錄分區(qū) 93
6.2 建立Active Directory域 93
6.2.1 建立域的必要條件 94
6.2.2 建立網(wǎng)絡中的臺域控制器 94
6.2.3 檢查DNS服務器內的記錄是否完備 99
6.2.4 建立更多的域控制器 100
6.3 將Windows計算機加入或脫離域 102
6.3.1 將Windows計算機加入域 102
6.3.2 利用已加入域的計算機登錄 105
6.3.3 脫離域 106
6.4 管理Active Directory域用戶賬戶 107
6.4.1 內置的Active Directory管理工具 107
6.4.2 其他成員計算機內的Active Directory管理工具 108
6.4.3 建立組織單位與域用戶賬戶 110
6.4.4 利用新用戶賬戶登錄域控制器測試 115
6.4.5 域用戶個人信息的設置 118
6.4.6 限制登錄時段與登錄計算機 119
6.5 管理Active Directory域組賬戶 120
6.5.1 域內的組類型 120
6.5.2 組的使用范圍 121
6.5.3 域組的建立與管理 122
6.5.4 AD DS內置的域組 123
6.6 提升域與林功能級別 125
6.7 Active Directory回收站 126
6.8 刪除域控制器與域 129
第7章 文件權限與共享文件夾 134
7.1 NTFS與ReFS權限的種類 135
7.1.1 基本文件權限的種類 135
7.1.2 基本文件夾權限的種類 135
7.2 用戶的有效權限 136
7.2.1 權限是可以被繼承的 136
7.2.2 權限是有累加性的 136
7.2.3 “拒絕”權限的優(yōu)先級高于允許權限 136
7.3 權限的設置 137
7.3.1 分配文件與文件夾的權限 138
7.3.2 不繼承父文件夾的權限 139
7.3.3 特殊權限的分配 139
7.3.4 用戶的有效訪問權限 141
7.4 文件與文件夾的所有權 142
7.5 文件復制或移動后權限的變化 143
7.6 文件的壓縮 144
7.6.1 NTFS壓縮 144
7.6.2 壓縮的(zipped)文件夾 146
7.7 加密文件系統(tǒng) 148
7.7.1 對文件與文件夾加密 148
7.7.2 授權其他用戶可以讀取加密的文件 149
7.7.3 備份EFS證書 150
7.8 磁盤配額 150
7.8.1 磁盤配額的特性 150
7.8.2 磁盤配額的設置 151
7.8.3 監(jiān)控每一位用戶的磁盤配額使用情況 152
7.9 共享文件夾 153
7.9.1 共享文件夾的權限 154
7.9.2 用戶的有效權限 154
7.9.3 將文件夾共享與停止共享 155
7.9.4 隱藏共享文件夾 157
7.9.5 訪問網(wǎng)絡共享文件夾 158
7.9.6 連接網(wǎng)絡計算機的身份驗證機制 159
7.9.7 利用網(wǎng)絡驅動器來連接網(wǎng)絡計算機 161
7.10 卷影副本 162
7.10.1 網(wǎng)絡計算機啟用“共享文件夾的卷影副本”功能 162
7.10.2 客戶端訪問“卷影副本”內的文件 163
第8章 搭建打印服務器 165
8.1 打印服務器概述 166
8.2 設置打印服務器 167
8.2.1 安裝USB、IEEE 1394即插即用打印機 167
8.2.2 安裝網(wǎng)絡接口打印機 168
8.2.3 將現(xiàn)有的打印機設置為共享打印機 169
8.2.4 利用“打印管理”來建立打印機服務器 170
8.3 連接網(wǎng)絡共享打印機 170
8.3.1 連接與使用共享打印機 170
8.3.2 利用Web瀏覽器來管理共享打印機 172
8.4 共享打印機的高級設置 174
8.4.1 設置打印優(yōu)先級 174
8.4.2 設置打印機的打印時間 175
8.4.3 設置打印機池 177
8.5 打印機權限與所有權 178
8.6 利用分隔頁來分隔打印文件 180
8.6.1 建立分隔頁文件 180
8.6.2 選擇分隔頁文件 182
8.7 管理等待打印的文件 183
8.7.1 暫停、繼續(xù)、重新開始、取消打印某份文件 183
8.7.2 暫停、繼續(xù)、取消打印所有文件 183
8.7.3 更改文件的打印優(yōu)先級與打印時間 184
第9章 組策略與安全設置 185
9.1 組策略概述 186
9.2 本地計算機策略實例演練 186
9.2.1 計算機配置實例演練 186
9.2.2 用戶配置實例演練 187
9.3 域組策略實例演練 188
9.3.1 組策略基本概念 188
9.3.2 域組策略實例演練 189
9.3.3 組策略例外排除 195
9.4 本地安全策略 196
9.4.1 賬戶策略的設置 197
9.4.2 本地策略 199
9.5 域與域控制器安全策略 201
9.5.1 域安全策略的設置 202
9.5.2 域控制器安全策略的設置 203
9.6 審核資源的使用 204
9.6.1 審核策略的設置 204
9.6.2 審核登錄事件 206
9.6.3 審核對文件的訪問行為 207
9.6.4 審核對打印機的訪問行為 209
9.6.5 審核對AD DS對象的訪問行為 209
第10章 磁盤系統(tǒng)的管理 213
10.1 磁盤概述 214
10.1.1 MBR磁盤與GPT磁盤 214
10.1.2 基本磁盤與動態(tài)磁盤 215
10.2 基本卷的管理 220
10.2.1 壓縮卷 220
10.2.2 安裝新磁盤 221
10.2.3 新建主分區(qū) 222
10.2.4 建立擴展磁盤分區(qū) 224
10.2.5 指定“活動”的磁盤分區(qū) 227
10.2.6 磁盤分區(qū)的格式化、添加卷標、轉換文件系統(tǒng)與刪除 228
10.2.7 更改驅動器號和路徑 228
10.2.8 擴展卷 229
10.3 動態(tài)磁盤的管理 231
10.3.1 將基本磁盤轉換為動態(tài)磁盤 231
10.3.2 簡單卷 232
10.3.3 擴展簡單卷 234
10.3.4 跨區(qū)卷 236
10.3.5 帶區(qū)卷 239
10.3.6 鏡像卷 242
10.3.7 RAID-5卷 254
10.4 移動磁盤設備 261
10.4.1 將基本磁盤移動到另一臺計算機內 261
10.4.2 將動態(tài)磁盤移動到另一臺計算機內 261
第11章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263
11.1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概述 264
11.1.1 DFS的架構 264
11.1.2 復制拓撲 266
11.1.3 DFS的系統(tǒng)需求 267
11.2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實例演練 267
11.2.1 安裝DFS的相關組件 267
11.2.2 建立新的命名空間 269
11.2.3 建立文件夾 271
11.2.4 復寫組與復制設置 274
11.2.5 復制拓撲與復制計劃設置 277
11.2.6 從客戶端來測試DFS功能是否正常 278
11.2.7 添加多臺命名空間服務器 279
11.3 客戶端的引用設置 280
11.3.1 緩存持續(xù)時間 281
11.3.2 設置引用列表中目標服務器的先后順序 281
11.3.3 客戶端故障回復 282
第12章 系統(tǒng)啟動的疑難排除 283
12.1   選擇“近一次的正確配置”來啟動系統(tǒng) 284
12.1.1 適合于使用“近一次的正確配置”的場合 284
12.1.2 不適合于使用“近一次的正確配置”的場合 285
12.1.3 使用“近一次的正確配置” 285
12.2 安全模式與其他高級啟動選項 286
12.3 備份與恢復系統(tǒng) 288
12.3.1 備份與恢復概述 288
12.3.2 備份磁盤 288
12.3.3 恢復文件、磁盤或系統(tǒng) 295
第13章 利用DHCP自動分配IP地址 302
13.1 主機IP地址的設置 303
13.2 DHCP的工作原理 304
13.2.1 向DHCP服務器申請IP地址 304
13.2.2 更新IP地址租約 304
13.2.3 自動專用IP地址 305
13.3 DHCP服務器的授權 306
13.4 DHCP服務器的安裝與測試 306
13.4.1 安裝DHCP服務器角色 307
13.4.2 建立IP作用域 309
13.4.3 測試客戶端能否租用到IP地址 311
13.4.4 客戶端的備用配置 313
13.5 IP作用域的管理 314
13.5.1 一個子網(wǎng)只能建立一個IP作用域 314
13.5.2 設置租期期限 315
13.5.3 建立多個IP作用域 315
13.5.4 保留特定IP地址給客戶端 316
13.5.5 多臺DHCP服務器的拆分作用域高可用性 317
13.5.6 互相備份的DHCP服務器 318
13.6 DHCP的選項設置 318
13.7 DHCP中繼代理 321
第14章 解析DNS主機名 327
14.1 DNS概述 328
14.1.1 DNS域名空間 328
14.1.2 DNS區(qū)域 330
14.1.3 DNS服務器 331
14.1.4 “唯緩存”服務器 331
14.1.5 DNS的查詢模式 332
14.1.6 反向查詢 333
14.1.7 動態(tài)更新 333
14.1.8 緩存文件 333
14.2 DNS服務器的安裝與客戶端的設置 334
14.2.1 DNS服務器的安裝 334
14.2.2 DNS客戶端的設置 335
14.2.3 使用HOSTS文件 336
14.3 建立DNS區(qū)域 337
14.3.1 DNS區(qū)域的類型 337
14.3.2 建立主要區(qū)域 338
14.3.3 在主要區(qū)域內創(chuàng)建資源記錄 340
14.3.4 新建輔助區(qū)域 346
14.3.5 建立反向查找區(qū)域與反向記錄 350
14.3.6 子域與委派域 355
14.4 DNS的區(qū)域設置 359
14.4.1 更改區(qū)域類型與區(qū)域文件名 359
14.4.2 SOA與區(qū)域傳送 360
14.4.3 名稱服務器的設置 361
14.4.4 區(qū)域傳送的相關設置 362
14.5 動態(tài)更新 363
14.5.1 啟用DNS服務器的動態(tài)更新功能 363
14.5.2 DNS客戶端的動態(tài)更新設置 363
14.6 求助于其他DNS服務器 365
14.6.1 “根提示”服務器 365
14.6.2 轉發(fā)器的設置 366
14.7 檢測DNS服務器 368
14.7.1 監(jiān)視DNS配置是否正常 368
14.7.2 利用Nslookup命令查看記錄 369
14.7.3 清除DNS緩存 371
第15章 架設IIS網(wǎng)站 372
15.1 環(huán)境設置與安裝IIS 373
15.1.1 環(huán)境設置 373
15.1.2 安裝“Web服務器(IIS)” 375
15.1.3 測試IIS網(wǎng)站是否安裝成功 375
15.2 網(wǎng)站的基本設置 377
15.2.1 網(wǎng)頁存儲位置與默認首頁 377
15.2.2 新建default.htm文件 379
15.2.3 HTTP重定向 380
15.3 物理目錄與虛擬目錄 381
15.3.1 物理目錄實例演練 381
15.3.2 虛擬目錄實例演練 383
15.4 網(wǎng)站的綁定設置 385
15.5 網(wǎng)站的安全性 386
15.5.1 添加或刪除IIS網(wǎng)站的角色服務 386
15.5.2 驗證用戶的名稱與密碼 387
15.5.3 通過IP地址來限制連接 389
15.5.4 通過NTFS 或ReFS權限來增加網(wǎng)頁的安全性 390
15.6 遠程管理IIS網(wǎng)站與功能委派 390
15.6.1 IISWeb服務器的設置 391
15.6.2 執(zhí)行管理工作的計算機的設置 394
第16章 PKI與https網(wǎng)站 397
16.1 PKI概述 398
16.1.1 公鑰加密法 398
16.1.2 公鑰驗證法 399
16.1.3 https網(wǎng)站安全連接 400
16.2 證書頒發(fā)機構概述與根CA的安裝 401
16.2.1 CA的信任 402
16.2.2 AD CS的CA種類 403
16.2.3 安裝Active Directory證書服務與搭建根CA 403
16.3 https網(wǎng)站證書實例演練 410
16.3.1 讓網(wǎng)站與瀏覽器計算機信任CA 411
16.3.2 在網(wǎng)站上創(chuàng)建證書申請文件 411
16.3.3 證書的申請與下載 413
16.3.4 安裝證書 417
16.3.5 測試https連接 419
16.4 證書的管理 423
16.4.1 CA的備份與還原 423
16.4.2 管理證書模板 423
16.4.3 自動或手動頒發(fā)證書 425
16.4.4 吊銷證書與CRL 425
16.4.5 導出與導入網(wǎng)站的證書 428
16.4.6 續(xù)訂證書 430
第17章 Server Core、Nano Server與Container 432
17.1 Server Core概述 433
17.2 Server Core的基本設置 434
17.2.1 更改計算機名 434
17.2.2 更改IP地址 435
17.2.3 激活 Server Core 437
17.2.4 加入域 438
17.2.5 將域用戶加入本機Administrators組 439
17.2.6 更改日期和時間 439
17.3 在 Server Core內安裝角色與功能 439
17.3.1 查看所有角色與功能的狀態(tài) 439
17.3.2 DNS服務器角色 440
17.3.3 DHCP服務器角色 441
17.3.4 文件服務器角色 442
17.3.5 Hyper-V角色 442
17.3.6 打印服務器角色 442
17.3.7 Active Directory證書服務角色 443
17.3.8 Active Directory域服務角色 443
17.3.9 Web服務器角色 443
17.4 Server Core 應用程序兼容性FOD 443
17.5 遠程管理 Server Core 446
17.5.1 通過服務器管理器來管理 Server Core 446
17.5.2 通過MMC管理控制臺來管理 Server Core 450
17.5.3 通過遠程桌面來管理 Server Core 451
17.5.4 硬件設備的安裝 453
17.6 容器與Docker 454
17.6.1 安裝Docker 455
17.6.2 部署個容器 457
17.6.3 Windows基礎鏡像文件 458
17.6.4 自定義鏡像文件 46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