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言 六朝美學史概述 001
編 在前代美學史的延伸下
章 漢代和六朝兩大美學史區(qū)段間的演變軌跡 013
節(jié) 從兩漢經學到六朝玄學、兩漢神學到六朝人學 013
第二節(jié) 從兩漢到六朝審美意識的變更 017
第三節(jié) 從兩漢到六朝審美風貌的演化 020
第二章 兩大美學史區(qū)段的中介——西晉 024
第二編 六朝社會與美學
第三章 莊園與美學 031
節(jié) 莊園經濟的基本形態(tài) 031
第二節(jié) 莊園經濟與美學之間的關系 036
第四章 風習與美學 040
節(jié) 豪奢生活與金粉美學 040
第二節(jié) 民間習俗與通俗美學 046
第三節(jié) 士庶之分與貴族美學 051
第五章 士風與美學 056
節(jié) 六朝士風與前朝士風 056
第二節(jié) 六朝士風與美學的關系 062
第六章 隱逸和美學 074
節(jié) 隱逸歷史狀貌及其在六朝的表現(xiàn) 074
第二節(jié) 隱逸與美學的關系 079
第七章 南渡與美學 085
節(jié) 南渡心態(tài)類別 085
第二節(jié) 南渡心態(tài)和審美格調 089
第八章 玄學與美學 092
節(jié) 玄學的淵源和發(fā)展 092
第二節(jié) 玄學與玄言詩 099
第三節(jié) 玄學—美學范疇 101
第九章 佛教與美學 114
節(jié) 六朝佛教的特點 114
第二節(jié) 玄佛更迭現(xiàn)象 117
第三節(jié) 佛學—美學形態(tài) 122
第三編 歷史坐標:人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然的被發(fā)現(xiàn)
第十章 對人和情感世界的發(fā)現(xiàn)與重新確認 135
節(jié) 人的素質和情感特點 135
第二節(jié) 生命意識和情感類型 139
第十一章 自然山水意識的萌發(fā)與確定 147
節(jié) 自然山水文化—審美意識的發(fā)展歷程 147
第二節(jié) 自然山水文化—審美意識的載體 150
第三節(jié) 對自然山水的不同心態(tài) 157
第四編 美學范疇
第十二章 “妙” 163
節(jié) “妙”解 163
第二節(jié) “妙”之表現(xiàn) 166
第三節(jié) “妙”之地位 169
第十三章 “言意” 173
節(jié) “言意”哲學淵源 173
第二節(jié) “言意”美學表現(xiàn) 178
第十四章 “麗” 183
節(jié) “麗”的感性表征 183
第二節(jié) “麗”的特殊形態(tài) 184
第三節(jié) “麗”的美學歷程 188
第十五章 “氣韻” 191
節(jié) “氣韻”的形成 191
第二節(jié) “氣韻”作為美學范疇 194
第三節(jié) “氣韻”美學范疇的美學史影響 196
第五編 門類美學
第十六章 繪畫美學 201
節(jié) 六朝繪畫美學與前代之關系 201
第二節(jié) 顧愷之的畫論與繪畫 203
第三節(jié) 宗炳的山水畫 209
第四節(jié) 陸探微、張僧繇及其他南朝畫家 213
第五節(jié) 王微的《敘畫》 215
第六節(jié) 謝赫的“六法” 217
第七節(jié) 姚的《續(xù)畫品》 221
第八節(jié) 六朝繪畫美學的影響 223
第十七章 書法美學 226
節(jié) 書家群體 226
第二節(jié) 王羲之、王獻之 231
第三節(jié) 書法美學論 237
第四節(jié) 南北朝書法分股與合流 246
第十八章 樂舞美學 248
節(jié) 六朝樂舞美學的演變 248
第二節(jié) 六朝樂舞美學形態(tài) 262
第三節(jié) 六朝樂舞審美格調 271
第四節(jié) 六朝樂舞的詩賦表征 274
第五節(jié) 南北朝樂舞之比較及影響 279
第十九章 雕刻美學 286
節(jié) 六朝雕刻基本狀況 286
第二節(jié) 雕刻藝術的審美特征 287
第三節(jié) 人物磚刻的世俗情味 292
第二十章 園林美學 294
節(jié) 六朝園林文化—審美心理 294
第二節(jié) 六朝園林三大系統(tǒng) 300
第三節(jié) 六朝園林景觀結構 311
第四節(jié) 六朝園林審美特征 320
第五節(jié) 南北園林異同 322
第二十一章 青瓷、陶俑美學 327
節(jié) 六朝青瓷概述 327
第二節(jié) 六朝青瓷美學表征 329
第三節(jié) 六朝陶俑美學 331
第二十二章 文學美學(社會文化環(huán)境) 333
節(jié) 崇文的社會風氣 333
第二節(jié) 文學社交社團活動 335
第三節(jié) 文學教育 342
第二十三章 文學美學(發(fā)展歷程) 344
節(jié) 東吳文學 344
第二節(jié) 東晉文學 344
第三節(jié) 劉宋文學 346
第四節(jié) 蕭齊文學 348
第五節(jié) 蕭梁文學 349
第六節(jié) 陳代文學 350
第二十四章 文學美學(詩歌門類) 352
節(jié) 郭璞 352
第二節(jié) 陶淵明 358
第三節(jié) 謝靈運 369
第四節(jié) 顏延之 379
第五節(jié) 鮑照 385
第六節(jié) 謝脁 396
第七節(jié) 沈約和永明體 400
第八節(jié) 蕭氏父子 406
第九節(jié) 梁陳其他詩人 413
第二十五章 文學美學(辭賦散文門類) 421
節(jié) 東晉 421
第二節(jié) 劉宋 426
第三節(jié) 齊梁陳 436
第二十六章 文學美學(小說門類) 445
節(jié) 小說審美觀念 445
第二節(jié) 志怪小說 448
第三節(jié) 志人小說 454
第二十七章 文學美學(論說門類) 461
節(jié) 葛洪 461
第二節(jié) 范曄 466
第三節(jié) 劉勰 472
第四節(jié) 鐘嶸 507
第五節(jié) 蕭氏三兄弟 518
第六節(jié) 蕭子顯 523
第七節(jié) 兩大論爭 527
第八節(jié) 其他 532
第二十八章 南北朝美學交流 535
節(jié) 南北朝美學的特征 535
第二節(jié) 南北朝美學的融合 541
第六編 在延伸下的美學史中
第二十九章 對六朝美學的選擇和吐納 553
節(jié) 隋代之于六朝 553
第二節(jié) 唐代之于六朝 554
第三十章 六朝美學縱向性、多方位之影響 558
節(jié) 精神人格影響 558
第二節(jié) 詩美學影響 559
第三節(jié) 論說形態(tài)影響 561
第四節(jié) 影響力的貢獻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