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166.00
作 者: | [美] 朱迪絲·英尼斯 等 著,韓昊英 譯 |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叢編項: | 城市科學經典譯叢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030665263 | 出版時間: | 2020-11-01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32開 | 頁數: | 260 | 字數: |
目錄
第1章 復雜性時代需要不同的思考方式 1
1.1 水資源規(guī)劃的棘手問題 1
1.2 公共決策協作制定的背景和起源 3
1.3 趨勢 4
1.4 協作理性 5
1.5 協作對話的實踐應用 6
1.6 制度變化的重要性 8
1.7 本書的基本論點 9
1.8 本書概述 10
第2章 理論是如何影響實踐的? 14
2.1 為什么實踐需要理論的支持? 14
2.2 我們的理論觀念 15
2.3 規(guī)劃和公共政策中的知識和理性 16
2.4 政治世界中的實證主義分析 16
2.5 多元政治中頑強工作的理性模式 17
2.6 理性選擇學派發(fā)現協作是理性的 18
2.7 解釋認知:協作對話的基礎 20
2.8 協作對話的另一種理性 21
2.9 在規(guī)劃中的應用 23
2.10 群體探究 25
2.11 談判理論和替代爭議解決方式 27
2.12 解釋性認知:一個協作規(guī)劃和審議公共政策的框架 28
2.13 復雜科學 29
2.14 協作型的政策過程是復雜的自適應系統(tǒng) 32
2.15 協作理性的DIAD理論 33
2.16 協作理性的條件 34
2.17 結果和系統(tǒng)適應性 36
2.18 結論 37
第3章 故事從實地開始 39
3.1 為什么合作不應該被視為黑箱 39
3.2 協作理性行動:薩克拉門托水論壇 41
3.3 緩解種族間的緊張關系:辛辛那提警察社區(qū)關系協作 50
3.4 交叉驗收:新澤西州規(guī)劃過程 55
3.5 CALFED的跨部門協作:非正式作為一種規(guī)劃策略 63
3.6 一種聯合的方法:BAASC 68
3.7 政治和議會程序:EBCRC 75
3.8 其他協作 79
3.9 結論 80
第4章 協作的操作規(guī)則 82
4.1 成功的政策對話的必要條件 82
4.2 真實對話:過程的操作規(guī)則 89
4.3 爭勝行為 96
4.4 過程設計 98
4.5 協作對話與權力 100
4.6 矛盾與悖論 104
4.7 協作對話的合適時間 107
4.8 結論 107
第5章 將對話作為探究性研究集合 109
5.1 探究性研究集合 109
5.2 從觀點到判斷 112
5.3 對話是一種變革 113
5.4 高績效組織中的合作 114
5.5 “拆解”協作性政策對話 114
5.6 作為沖突根源的框架 115
5.7 對話中的隱喻 119
5.8 以講故事方式進行論證 121
5.9 角色扮演和戲劇 124
5.10 通過集體拼裝創(chuàng)造新的策略 127
5.11 創(chuàng)造一個探究性群體 130
5.12 結論 132
第6章 將知識融入行動—對話的作用 133
6.1 日常生活中我們是怎么制定決策的 133
6.2 制訂明智的計劃和政策的挑戰(zhàn) 133
6.3 本章的目的 135
6.4 打破神話 135
6.5 政策制定舞臺中所用信息的類型 139
6.6 對話如何令信息變得有影響力 142
6.7 科學沖突 147
6.8 解決科學沖突的制度模型 149
6.9 聯合實情調查的案例 152
6.10 高級科學審議:紐約灣 152
6.11 CALFED中的聯合實情調查和適應性管理 155
6.12 專家vs協作式問題解決:重塑技術議題以反映實際情況 158
6.13 結論 159
第7章 用本地知識實現社會公正與韌性 161
7.1 本地知識的重要性 161
7.2 多樣的知識 162
7.3 焦慮 164
7.4 忽視本地知識的風險 166
7.5 環(huán)境公正 170
7.6 結合本地知識的策略 171
7.7 漁業(yè)管理:復雜系統(tǒng)和韌性的必要性 177
7.8 在相互協作的利益相關者對話中的邊緣化群體知識 179
7.9 整合本地知識與專家知識的策略 181
7.10 本地智者與專家的關系 183
7.11 結論 184
第8章 超越協作:韌性社會的民主治理 186
8.1 民主的危機 187
8.2 傳統(tǒng)統(tǒng)治與協作治理中的心智模型 189
8.3 關于傳統(tǒng)和協作治理的一些觀點 191
8.4 超越協作:為韌性治理創(chuàng)造條件 194
8.5 適應性治理的三個特征 196
8.6 網絡:適應性治理的核心 198
8.7 韌性治理的組成要素 198
8.8 政府的角色 200
8.9 政府角色的局限 202
8.10 結論 203
參考文獻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