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庚子之交,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中國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持續(xù)向好的抗疫成效。然而,世界范圍內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這次疫情既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為反思現有不足、迎接未來挑戰(zhàn)提供了契機。加強突發(fā)公共事件語言應急研究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本書選取應急語言相關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論文20余篇、筆談15篇,既有應急語言服務體系的理論構建,又有國內國際的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文章涉及語言能力、多語信息發(fā)布、翻譯服務、新聞宣傳、謠言防控、抗疫語言生活等諸多問題,吸收借鑒管理學、災害學、傳播學、社會學等跨學科理論,應用語料庫研究方法和方言學、語用學、語言教學、語言障礙、翻譯研究、語言技術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性文章包括李明《突發(fā)事件治理話語體系變遷與建構》,王輝《國家治理視野下的應急語言能力建設》,袁毓林《從語言表達看疫情下人們的因果認知與反思歸因》,王曉葵《災害文化的中日比較——以地震災害記憶空間構建為例》,等等。本書應該是國內聚焦語言應急問題的首本文集,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價值。應急語言問題研究包含豐富的語言學內容,同時可以充實人類維護自身安全的社會應急機制,再次證實了語言研究不僅可以是純粹的知識的探索,還可以是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途徑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