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學校教育視野下的民俗文化傳承研究:以蘇南地區(qū)為例

學校教育視野下的民俗文化傳承研究:以蘇南地區(qū)為例

學校教育視野下的民俗文化傳承研究:以蘇南地區(qū)為例

定 價:¥99.00

作 者: 杜芳芳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70394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學校教育視野下的民俗文化傳承研究:以蘇南地區(qū)為例》以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研究背景,以文化記憶理論作為一種闡釋性方法論探討如何通過學校教育推動優(yōu)秀民俗文化根脈的現(xiàn)代延續(xù)。通過踏入教育“田野”,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新時代背景下民俗文化傳承的發(fā)展路向、教育意蘊和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該書系統(tǒng)考察蘇南地區(qū)學校教育傳承民俗文化的探索實踐,包括民俗符號的教育建構、實踐路徑和成功經(jīng)驗,并在反思實踐困境的基礎上構建民俗文化傳承的學校教育新范式。

作者簡介

  杜芳芳,教育學博士,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育系教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基礎教育改革、學校領導與管理以及教師教育。發(fā)表論文近50篇,出版專著1部,譯著2部。獲江蘇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與評論
第三節(jié) 本書研究的問題、目標與價值
第四節(jié)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民俗文化的時代價值和教育意蘊
第一節(jié) 民俗文化的內(nèi)涵及特征
第二節(jié) 民俗文化的時代價值審視
第三節(jié) 民俗文化的教育意蘊
第四節(jié) 學校教育在民俗文化傳承中的獨特作用
第三章 文化記憶理論及其啟示
第一節(jié) 文化記憶理論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節(jié) 文化記憶理論的基本觀點
第三節(jié) 對學校教育傳承民俗文化的啟示
第四章 從民間到學校:蘇南民俗符號的教育建構
第一節(jié) 文化符號是生成文化記憶的媒介
第二節(jié) 蘇南民俗符號與教育建構舉隅
第五章 蘇南民俗文化傳承的學校教育實踐
第一節(jié) 課程建構:聯(lián)結民俗與教育
第二節(jié) 日常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
第三節(jié)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多種實踐活動
第四節(jié) 建立共同體:尋求多方力量合作
第五節(jié) 空間建設:形塑文化記憶場
第六章 蘇南地區(qū)學校傳承民俗文化的基本經(jīng)驗
第一節(jié) 學校的文化自覺是動力之源
第二節(jié) 以課題研究引領和驅(qū)動實踐探索
第三節(jié) 學習方式上重視學生的身心參與
第四節(jié) 行政力量助推學校發(fā)力
第七章 學校教育傳承民俗文化的實踐困境
第一節(jié) 文化生態(tài)的變遷削弱傳承的社會基礎
第二節(jié) 民俗文化的教育轉(zhuǎn)化存在一定難度
第三節(jié) 師資問題困擾傳承的有效實施
第四節(jié) 學校教育的實踐偏差影響傳承的效果
第五節(jié) 正視學校教育自身的限度
第八章 反思與重構:學校教育之于民俗文化的傳承使命
第一節(jié) 厘定價值取向:生成文化記憶
第二節(jié) 建構一種新的教育范式:地方本位教育
第三節(jié) 重視民俗文化的教育轉(zhuǎn)化
第四節(jié) 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與能力
第五節(jié) 學校傳承民俗文化能力的系統(tǒng)構建
第九章 結語:在教育場域制造更多的“文化相遇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