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成書于2010年,收錄了當代著名哲學家格拉漢姆·哈曼在1997—2009年的11篇論文和講座稿,每章獨立成篇。這11篇文章深入淺出地論述了當今哲學界風頭正盛的思辨實在論思潮。 本書可以被看作是哈曼學術思考的起點,作者從對海德格爾哲學的反叛性解讀開始,展示了由他所提出的“以物為導向的本體論”逐步發(fā)展的思想歷程。在本書中,作者呼吁我們重新思考“物”及其多種存在方式。哈曼指出,拉圖爾的行動者網絡理論、海德格爾的工具分析論,以及列維納斯的差異哲學為超越關系主義對物的狹隘理解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他提出,物具有絕對的不可消逝性,它永遠不會被任何關系所窮盡。在他看來,雖然諸物可以在人類主體的主觀意圖下聯(lián)結起來相互作用,但是,在諸物之間發(fā)揮作用的存在方式遠遠多于人類的主觀意圖所明確呈現(xiàn)的。物的存在方式與互動方式雖然帶有人類主體的烙印,但這些主觀烙印無法徹底窮盡物的諸多種類與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