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上易傳》,又名《周易集傳》,十一卷,是兩宋之際著名的理學家、易學家漢上先生朱震所撰。其將象數(shù)易視為易學正統(tǒng),排斥王弼義理易體系,以程頤《易傳》為宗,和會邵雍、張載之易學,廣收博采漢魏以降諸家觀點,比較各家異同,融會貫通,從而成一家之言。本書解易,取象數(shù)解釋彖辭、爻辭,又廣泛采用爻變、反對、互體、之卦、乾坤生六子、辟卦等作為輔助,甚至運用了納甲、值日、爻辰、星位這一類理論,故而被視為宋代集象數(shù)易學之大成的解經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其易學理論雖以象數(shù)為基礎,但受時代的影響,其易學思想也體現(xiàn)出理學家治易的特色,即以義理為最終落腳點。 書后另附《周易卦圖》三卷,是對西漢以來圖書之學的搜集、匯編、整理,以彌縫、補充《易傳》不盡之意。《周易叢說》一卷,解說《周易》部分經傳文,并搜集西漢以來一些易學家的學說。這四卷內容是完整了解朱震易學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書后還附錄《漢上先生履歷》一卷、《進周易表》一篇、《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節(jié)錄30余條)、《宋史·朱震傳》、《宋元學案·漢上學案》、《漢上易傳提要》等內容,對于全方位了解朱震其人其書有較大幫助。 此次整理,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宋刊本為底本,其中卷一、卷二及卷五若干頁原闕,選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汲古閣影宋抄本配補,并以汲古閣本、《通志堂經解》本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對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