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藝術價值研究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藝術價值研究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藝術價值研究

定 價:¥88.00

作 者: 雷宇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71285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藝術價值研究》對“唐崖土司城址”藝術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作者不僅從審美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各類城址藝術的審美特點,揭示了其審美價值,而且分析研究了城址藝術的認識、教育、經(jīng)濟等社會價值,探討了城址藝術的生境與影響因素,揭示了其與漢族藝術文化的聯(lián)系。《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藝術價值研究》全面展示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唐崖土司城址”的風采,對人們更好地理解城址藝術及其價值蘊涵,從中獲得審美享受,感受歷史上民族地區(qū)治理的歷史智慧等,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雷宇(1981—),男,漢族,湖北省天門市人,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設計學專業(yè)碩土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訪問學者(2018.9-2019.6)。主要從事視覺傳達設計與中國少數(shù)民族藝術的教學與研究。已在《甘肅社會科學》《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廣西民族研究》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公開發(fā)表數(shù)件藝術設計作品;設計作品獲湖北高校第五屆美術與設計大展設計類教師組銅獎;2019年被評為第六屆湖北省大學生文化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標識/海報設計導師。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等研究課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歷史回眸:唐崖土司與城址藝術
第一節(jié) 中國歷史上的土司制度
一 土司制度實施的背景
二 土司制度的基本內(nèi)容
三 土司制度的歷史價值
第二節(jié) 唐崖土司與唐崖土司城
一 唐崖土司所處環(huán)境與個性特點
二 唐崖土司城的興衰
三 從“廢城”到“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第三節(jié) 唐崖土司城址藝術的類型與特點
一 唐崖土司城址藝術的類型
二 唐崖土司城址藝術的特點
第四節(jié) 土司城址藝術研究的意義與維度
一 城址藝術研究的意義
二 城址藝術價值研究的維度
第二章 深山王城:選址布局藝術之美
第一節(jié) 土司城的選址藝術
一 空間適宜
二 地質穩(wěn)固
三 符合堪輿
四 有利防御
五 宜于治理
第二節(jié) 土司城的造“勢”藝術
一 “城中城”體現(xiàn)“王城”氣象
二 “荊南雄鎮(zhèn)”牌坊彰顯土司威權
三 宗祠與宗教建筑占領精神高地
第三節(jié) 土司城的“形”勝之美
一 合理的功能布局
二 規(guī)范的形制尺度
三 怡人的視覺空間
第三章 雄鎮(zhèn)屏翰:城址建筑藝術之美
第一節(jié) “荊南雄鎮(zhèn)”牌坊的建筑藝術特色
一 形制簡約之美
二 雕刻裝飾之美
三 間架結構之美
四 題刻書法之美
第二節(jié) “土司王墳”的形制與裝飾藝術
一 獨特的形制
二 精美的裝飾
第三節(jié) 石板道路的滄桑之美
一 保存完好
二 依形就勢
三 工藝精美
四 磨礪滄桑
第四節(jié) “橋上橋”的古樸簡約之美
一 基本構造
二 藝術特點
第四章 鑿刻神功:城址石雕藝術之美
第一節(jié) 石人石馬
一 精神寄寓
二 藝術特色
第二節(jié) 石獅
一 “民獅”形象
二 雕飾特點
三 象征意義
第三節(jié) “荊南雄鎮(zhèn)”牌坊裝飾石雕
一 “奉調(diào)出征”
二 “除妖鎮(zhèn)反”
三 “尊祖敬宗”
四 “土王出巡”
五 “麒麟奔天”
六 “漁、樵、耕、讀”
七 石鴟吻
八 象牙雀替
第四節(jié) “土司王墳”祭臺圍欄石雕
一 欄板石雕
二 望柱頭石雕
第五節(jié) “鶴壽無量”石雕
一 是“鶴”不是“鳳”
二 “鶴”形石雕藝術之美
第五章 唯美韻律:城址紋樣藝術之美
第一節(jié) 城址裝飾紋樣的種類與藝術形制
一 纏枝紋
二 寶相花紋
三 水紋
四 云紋
五 幾何紋
第二節(jié) 城址裝飾紋樣構圖的審美特征
一 對稱
二 均衡
三 變化
四 韻律
五 虛買
第六章 交流仿象:城址藝術源流探析
第一節(jié) 城址藝術對漢族傳統(tǒng)藝術的仿象
一 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
二 建筑形制與藝術仿象
三 營建法式與雕刻技法
四 紋樣圖形與裝飾藝術
第二節(jié) 儒家文化與漢地藝術影響城址藝術的途徑
一 漢文化隨人口遷移在土家族地區(qū)傳播
二 朝貢與回賜:土司接受漢文化的制度性管道
三 儒學教育的興起與文化認同的推進
四 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促進文化涵化
五 漢族匠師流入與藝術事象擴展
六 奉調(diào)出征與田氏夫人入川
第七章 影響因子:城址藝術生境研究
第一節(jié) 藝術生境的內(nèi)涵及其對藝術的影響
一 生境釋義
二 生境對藝術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唐崖的自然、經(jīng)濟生境與城址藝術
一 自然地理環(huán)境
二 居戶與居民
三 生計方式與經(jīng)濟生活
四 自然與經(jīng)濟生境對城址藝術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唐崖的政治生境與城址藝術
一 土司與王朝的關系
二 土司與地方勢力的關系
三 土司與土民的關系
四 政治生境對城址藝術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唐崖的文化生境與城址藝術
一 土司時期民間社會文化因子
二 儒家文化在施州地方的傳布
三 文化生境對城址藝術的影響
第五節(jié) 唐崖的民族民間藝術生境與城址藝術
一 土司時期的民族民間藝術
二 民族民間藝術對城址藝術的影響
第八章 大美不言:城址藝術認識價值
第一節(jié) 城址藝術認識價值的基本內(nèi)涵
一 認識價值是藝術的重要社會屬性
二 藝術認識價值的基本內(nèi)涵
第二節(jié) 城址藝術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治理歷史智慧認知
一 建筑規(guī)模形制對土司制度的詮釋
二 牌坊藝術彰顯土司制度政治意蘊
第三節(jié) 城址藝術與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認知
一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
二 地域與民族文化特色
第四節(jié) 城址藝術與區(qū)域社會史認知
一 彌補唐崖土司發(fā)展史記載不足
二 反映唐崖土司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九章 寓教于美:城址藝術教育價值
第一節(jié) 藝術教育價值的基本內(nèi)涵
一 教育價值是藝術的本質屬性之一
二 藝術教育價值的基本指向
第二節(jié) 城址藝術的國家認同教育價值
一 王朝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關聯(lián)
二 城址藝術國家認同的表征
三 城址藝術國家認同的現(xiàn)代教育價值
第三節(jié) 城址藝術的文化認同教育價值
一 文化認同的層次與意義
二 城址藝術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
三 城址藝術文化認同的現(xiàn)代教育價值
第四節(jié) 城址藝術的道德教化價值
一 城址藝術對孝道的傳揚
二 城址藝術對純良風俗的倡導
三 科學對待城址藝術的道德教化題材
第五節(jié) 城址藝術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價值
一 城址藝術是民族間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
二 城址藝術反映的“三交”現(xiàn)象具有現(xiàn)代教育意義
第十章 惠澤天下:城址藝術經(jīng)濟價值
第一節(jié) 城址藝術經(jīng)濟價值的內(nèi)涵
一 城址藝術經(jīng)濟價值是一種轉化利用形成的價值
二 城址藝術經(jīng)濟價值轉化利用的主要途徑
第二節(jié) 城址藝術轉化利用的初步實踐及成效
一 城址藝術的展示利用
二 城址藝術的旅游利用
三 城址藝術的傳承利用
第三節(jié) 改進城址藝術旅游利用的建議
一 深度融入鄂西生態(tài)文化旅游圈
二 加快旅游配套項目建設
三 大力打造唐崖旅游名鎮(zhèn)
四 城址藝術與民間藝術結合
五 建立藝術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六 加強城址藝術遺存修復保護
七 精心設計城址藝術標識
八 加大宣傳力度與改進宣傳方法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