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緒論 1
1.1 研究的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 3
1.3研究的意義 3
1.3.1理論意義 4
1.3.2實踐意義 5
1.4國內外文獻綜述與評價 6
1.4.1機會主義行為理論的綜述 6
1.4.2 公司治理理論的研究 12
1.4.3 國有企業(yè)治理的研究 18
1.4.4 委托代理理論的研究 23
1.4.5 國內相關理論外文獻的整體評價 29
1.5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 32
1.5.1 研究的內容 32
1.5.2 研究的思路 34
1.5.3 研究的方法 35
1.6研究的重點、難點和創(chuàng)新點 36
1.6.1研究的重點 36
1.6.2研究的難點 37
1.6.3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 38
第2章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41
2.1 基本概念界定 41
2.1.1國有企業(yè) 41
2.1.2機會主義行為 42
2.1.3委托代理關系 44
2.1.4激勵與約束機制 45
2.2理論基礎 46
2.2.1契約理論 46
2.2.2 委托代理理論 46
2.2.3 公司治理理論 48
2.2.4 激勵理論 49
2.3 本章小節(jié) 50
第3章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表現與原因分析 53
3.1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常見表現 53
3.1.1機會主義行為的經濟學闡釋 53
3.1.2 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表現形式 54
3.2 我國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主要表現形式 62
3.2.1損害相對人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 62
3.2.2 基于行為主體主觀意志的機會主義行為 64
3.3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產生的原因分析 68
3.3.1 國企機會主義行為產生的一般原理 69
3.3.2 多重委托代理機制下機會主義行為產生的原因 71
3.3.3集體委托代理機制下機會主義行為產生的原因 75
3.3.4多頭委托代理機制下機會主義行為產生的原因 77
3.3.5多任務委托代理機制下機會主義行為產生的原因 79
3.4 本章小結 81
第4章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不利影響 83
4.1 對企業(yè)經營績效的影響 83
4.1.1 降低企業(yè)當期投入產出比 83
4.1.2 降低企業(yè)長期經營績效 85
4.2 對企業(yè)經營治理的影響 86
4.2.1 擴大信息不對稱 86
4.2.2 增加交易成本 87
4.3機會主義行為的外部影響 88
4.3.1 破壞整體經營環(huán)境,導致國有資源浪費和損失 88
4.3.2 延誤治理時期,致使損失持續(xù)擴大 89
4.4機會主義行為的社會影響 90
4.4.1影響整體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力 90
4.4.2機會主義擴張和不良示范效應 92
4.5 本章小結 95
第5章博弈演化視角下機會主義行為的實證分析 97
5.1基本假設及理論模型 97
5.1.1基本假設 97
5.1.2 理論模型 98
5.2 博弈演化視角下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經驗分析 102
5.2.1 初始委托人虛置加劇當事人利益不一致性 102
5.2.2多目標導致有限理性與不確定性增長 102
5.2.3復雜委托代理加劇信息不對稱 103
5.2.4軟預算約束增加機會主義發(fā)生機率 105
5.2.5多重委托中的多重身份更易誘發(fā)機會主義行為 106
5.2.6委托人監(jiān)管不嚴降低機會主義行為成本 107
5.2.7公有產權增強了機會主義利益的易得性 108
5.3 本章小結 110
第6章國有企業(yè)經營中機會主義行為的治理體系與機制 111
6.1 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治理體系 111
6.1.1治理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111
6.1.2治理體系構建的可行性 112
6.1.3治理的目標 113
6.1.4治理體系構建的原則 114
6.1.5治理體系構建的框架 116
6.2建立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治理機制 116
6.2.1剩余索取權機制 117
6.2.2薪酬分配制度機制 122
6.2.3市場聲譽(信譽)機制 125
6.2.4顯性激勵與隱性激勵機制 127
6.3本章小結 127
第7章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治理對策與措施 129
7.1 國有經營中機會主義行為的治理對策分析 129
7.1.1 緩解信息不對稱,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129
7.1.2強化激勵制度,鼓勵當事人的恪盡職守所得 131
7.1.3完善懲罰制度,加大當事人的違法違約成本 132
7.2治理國有企業(yè)機會主義行為的對策建議 133
7.2.1事前立法警示,建立責任主體分擔制度 133
7.2.2實施事中監(jiān)督制度,防止機會主義行為發(fā)生 135
7.2.3建立事后補救機制,減少持續(xù)性損失 137
7.3本章小結 138
第8章總結與展望 139
8.1總結 139
8.2 展望 140
參考文獻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