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具有以下特色:1.校企合作,突出雙元制《審計原理與實務(第2版 微課版)》主編劉愛榮是具備高級職稱和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資格證書的雙師型人才,既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也具有豐富的企業(yè)實踐經驗。主編高麗芬是河北天勤會計師事務所的法人代表、資深注冊會計師。因此教材架構的搭建、教材內容的篩選都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務的恰當契合。2.專業(yè)引導,將思政融入教學導入模塊的設計,既突顯了審計這門課程對專業(yè)相關能力的素質要求,實現了專業(yè)能力的學科間對接,又通過直觀數據,對中國注冊會計師的責任進行強化,為學生樹立了強國目標。以熱門案例為主線的微課,以及將財務工作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整理成的“財經串串燒”,均強化了對學生守法意識的引導。3.案例典型,承栽了先進的教學方法案例的選擇兼顧了典型、真實、及時三大要素,通過“案例導航”的方式實現了項目的順利導入,有案例,有任務,提高了教學內容的實務性和學生的參與性,從而使教材綜合了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的各自優(yōu)勢。4.來自第一手的審計底稿素材,突出了內容的實務性教材融合了嚴謹的基礎理論和來自會計師事務所的真實工作底稿,理論內容上保證了“新”和“準”,實踐內容上保證了可參照性,突出了對學生實訓能力的培養(yǎng)。5.多元要求,知行合一,節(jié)奏明快“小組任務”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課內思考”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財經串串燒”將專業(yè)知識和守法意識培養(yǎng)實現了有機統一,“課外閱讀”則保證了相關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延伸性。6.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實現了教材立體化的開發(fā)教學課件、電子教案、微課視頻、課程標準、拓展素材、實訓平臺等豐富的數字教輔資源開發(fā)以及二維碼技術的應用,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既增加了知識的廣度和厚度,也通過數字資源的更新有效解決教材滯后于政策更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