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世界史亞洲概念史研究(第6卷)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6卷)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6卷)

定 價:¥78.00

作 者: 孫江 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0182799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學術雜志《亞洲概念史研究》的第6卷。本書以“類的概念”“新名詞”兩部分推動亞洲概念史的研究,本卷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征。

作者簡介

  孫江,長江學者,現(xiàn)為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和歷史學院特聘教授。1993年在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先后在早稻田大學法學部、駒澤大學文學部等教授東亞史;2000年赴日本靜岡文化藝術大學國際文化系工作。致力于從社會史和思想史角度研究16-20世紀中國和東亞世界,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會科學諸多領域,代表性的研究如下:(1)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史、政治史和思想史。(2)宗教學。側重宗教概念、基督教、中國民間宗教、日本民眾宗教等。(3)記憶研究。關注歷史敘述、歷史記憶、民族主義等問題。(4)概念史(思想史)。從全球史角度考察西方知識移入中國/東亞的過程及其變異。(5)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為與“京都學派”“近代超克”有關之問題。

圖書目錄

代序:科塞雷克“命題”與跨文化的概念史
基本概念
跨語境的“自治”概念
——西方、日本、中國
一、引言
一、西方語境中的“自治”——英國與德國
三、明治時期日本的“自治”概念
四、清末中國語境中的“自治
五、結語
論”功利主義“概念內(nèi)涵在中國語境中的變遷
——兼論utilitarianism漢語譯詞的變化及厘定
一、utilitarianism最早的中文譯詞
一、utilitarianism譯詞在日本的嬗變
三、”功利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四、”功利主義“譯詞在中國的厘定
五、譯詞”功利主義“的接受及討論
六、結語
“民本主義”之輸入與意涵之回歸
一、吉野作造與日語中“民本主義”之意涵
一、陳獨秀與康有為之爭:作為日語借詞的”民本主義
三、陳獨秀與杜亞泉之爭:“民本主義”之新解
四、1919年前后漢語中“民本主義”之多重意涵
五、梁啟超與“民本主義”回歸本土意涵
六、20世紀20-40年代:“民本主義”雙重意涵之消長
斯托達德的種族主義學說與孫中山晚年的中國文化觀
一、異質(zhì)語境下斯托達德的種族主義學說
一、文化轉(zhuǎn)向與對生物決定論和“不平等主義”的消解
三、中國文化優(yōu)越論的提出
四、作為“新文化保守主義者”的孫中山
文本
《共產(chǎn)黨宣言》漢譯本中的“本家”和“資產(chǎn)階級”
——由譯詞的確定過程看革命對象的固化
一、《宣言》中的“Kapitalist”和“Bourgeois(ie)”及其漢譯詞的誕生
一、譯詞的轉(zhuǎn)折:陳振飛譯本和陳望道譯本
三、“資本家”與“資產(chǎn)階級”的固定
近代歷史教科書中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一、戰(zhàn)爭爆發(fā)之原因
一、葉名琛與“火燒圓明園”
三、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比較
四、余論
國族
“法蘭西民族是一個”
——近代法國政治語境中的概念、修辭與論辯
一、傳統(tǒng)法國“民族”概念的“多元”意象
……
方法
征稿啟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