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克里夫思潮的產生背景
二、克里夫的生平與著述
三、克里夫思想的研究現(xiàn)狀與研究價值
四、本書的研究方法和結構
章 托尼·克里夫的理論起點:托洛茨基和正統(tǒng)托派理論
節(jié) “不斷革命論”的根本觀點之一:民主革命內嵌于社會主義革命
一、提出該問題的特殊歷史背景
二、德國革命問題與馬克思、恩格斯的“不斷革命論”思想
三、俄國革命問題與列寧、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思想
第二節(jié) “不斷革命論”的根本觀點之二:社會主義革命的世界性
一、世界革命論的基本觀點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論
三、列寧持世界革命論,抑或“一國社會主義”論
四、托洛茨基對世界革命論的辯證補充:革命發(fā)展的不平衡論
五、斯大林摒棄世界革命論的根源及其現(xiàn)實后果
第三節(jié) 對蘇聯(lián)官僚主義的批判
第四節(jié) 托洛茨基:蘇聯(lián)經濟理論
一、新經濟政策的提出背景與矛盾性質
二、兩派的總分歧:對富農威脅的不同估計
三、兩派的核心分歧:富農路線與工業(yè)化路線
四、工業(yè)化與計劃經濟
五、托洛茨基與1928年后斯大林路線之分歧
六、小結:托洛茨基、布哈林與斯大林三派得失
第五節(jié) 曼德爾:對晚期資本主義的批判
第二章 托尼·克里夫的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論:形成背景
節(jié) 托派之前的國家資本主義論
第二節(jié) 托洛茨基的蘇聯(lián)觀(1933年前)
第三節(jié) 托洛茨基的蘇聯(lián)觀(1934年后)
第四節(jié) 托派中的歧見:官僚集產主義論
第五節(jié) 托派中的歧見:國家資本主義論
第三章 托尼·克里夫的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論:主要觀點
節(jié) 國家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的部分否定和極化發(fā)展
一、價值規(guī)律的部分否定
二、私有財產的部分否定
三、勞動力商品的部分否定
四、部分否定的實質是服務于資本的社會主義因素
五、部分否定的結果是一種極化
第二節(jié) 國家資本主義的理論形態(tài)與蘇聯(lián)現(xiàn)實
第三節(jié) 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的兩重面相
一、孤立一國的視角
二、世界經濟的視角
第四節(jié) 國家資本主義與工人國家的異同
一、國家資本主義與工人國家:表面相似,本質相反
二、托洛茨基對工人國家的界定及其問題
三、國家資本主義與工人國家的其他本質區(qū)別
四、小結
第五節(jié) 作為階級的官僚
一、蘇聯(lián)官僚是階層抑或階級
二、蘇聯(lián)官僚是一個怎樣的階級
三、“五年計劃”(1928~1932年)是“中派”官僚的“左”轉嗎
第六節(jié) 蘇聯(lián)向國家資本主義的轉變
一、轉變時間
二、轉變原因
三、轉變方式
第七節(jié) 對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的事后觀察
一、是否比資本主義進步
二、蘇聯(lián)解體佐證了國家資本主義論
第四章 克里夫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論的衍生理論之一:持久的軍備經濟論
節(jié) 克里夫持久的軍備經濟論的形成背景
一、正統(tǒng)托派對戰(zhàn)后經濟的判斷及其失誤
二、凱恩斯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的替代選擇
第二節(jié) 克里夫持久的軍備經濟論的主要內容
一、對正統(tǒng)托派和凱恩斯主義的兩面回擊
二、從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論到持久的軍備經濟論的理論進路
三、作為轉折的兩次大戰(zhàn):軍備經濟擴大化和常態(tài)化
四、軍備經濟對資本主義矛盾的緩解機制
五、軍備經濟的限度及革命前景
六、論克里夫派對曼德爾經濟理論的評論
第五章 克里夫蘇聯(lián)國家資本主義論的衍生理論之二:偏離的不斷革命論
節(jié) 克里夫“偏離的不斷革命論”的形成背景
一、正統(tǒng)托派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轉變
二、正統(tǒng)托派上述觀點中所隱含的問題
第二節(jié) 克里夫“偏離的不斷革命論”的主要觀點
一、當代托派視域中“不斷革命論”要義
二、實際革命中無產階級領導的缺位——以古巴為例
三、何以走向國家資本主義
四、克里夫三部分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及其意義
第六章 克里夫的其他主要觀點
節(jié) 階級斗爭視域中的性別壓迫
一、私有化的家庭:資本主義的特殊產物
二、女權主義的誤識
三、必須支持同性戀
四、共產主義:性別解放的實現(xiàn)
第二節(jié) 克里夫對英國收入政策的批判
一、收入政策產生的原因
二、收入政策的本質
第七章 克里夫的托洛茨基傳記評述
節(jié) 引 論
第二節(jié) 謎一樣的問題:關于托洛茨基幫助隱瞞列寧遺囑
第三節(jié) 關于克里夫對1917~1923年托洛茨基的反思
一、紅軍:官僚主義的起源
二、強迫勞動與工會爭論
第四節(jié) 關于克里夫對1923~1927年托洛茨基的反思
一、關于托洛茨基的《新方針》
二、關于托洛茨基論中國革命
第五節(jié) 關于克里夫對1928~1940年托洛茨基的反思
一、關于蘇聯(lián)工業(yè)化和農業(yè)集體化
二、托洛茨基錯誤的概念工具
三、關于成立“第四國際”
四、托洛茨基的遺產
第六節(jié) 補充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