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群學爭鳴:社會學所代表作(1980-2020)

群學爭鳴:社會學所代表作(1980-2020)

群學爭鳴:社會學所代表作(1980-2020)

定 價:¥199.00

作 者: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課題組 著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2031829 出版時間: 2020-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7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社會轉型與發(fā)展”“社會問題與治理”“家庭與社會政策”“青少年社會學”五篇,匯集了1980—202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的科研論文代表作,內容覆蓋了社會學研究的多重領域和方向,既有宏觀的闡述,亦有具體的定量分析或田野調查,展示了該所40年間的學術成果。

作者簡介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課題組由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駿、劉漪、朱妍、劉煒、束方圓、鄭思琪等組成。

圖書目錄

前言\\1

【社會學理論與方法】

李劍華 社會學研究的方向
張開敏 記取歷史教訓 開展人口研究——回憶20世紀50年代人口學的一場論戰(zhàn)
陳 烽 社會形態(tài)的兩重劃分與我國當前社會變革的實質
許妙發(fā) 社會學的繁榮與發(fā)展: 邁向中國化之路
胡建一 穩(wěn)評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較
鄭樂平 后現(xiàn)代視角和分析方法
張結海 實驗市場中的價格預期
王 芳 道德認知的默會維度——基于認知結構的分析
薛亞利 風險的民主化與科層制隱憂
夏江旗 對“價值無涉”方法論的檢討——兼及馬克斯??韋伯的學術失誤
劉 煒 門檻模型: 一個社會學形式理論的建構與拓展


【社會轉型與發(fā)展】

盧漢龍 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三大轉變
潘大渭 俄羅斯的社會轉型——從浪漫回歸現(xiàn)實
陶 冶 社會轉型期的人民內部矛盾辨析
周建明 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國家、集體與農民關系的建構與演變
田曉虹 從日本“町內會”的走向看國家與社會關系演變的東亞路徑
陸曉文 市場經(jīng)濟行為規(guī)范的道德兩重性與精神文明建設
李 駿 非穩(wěn)定就業(yè)與勞動力市場分割——內地與香港的比較研究
朱 妍 組織忠誠的社會基礎: 勞動關系“嵌入性”及其作用條件
臧得順 臧村“關系地權”的實踐邏輯——一個地權研究分析框架的構建
王 會 鄉(xiāng)村社會私人性閑暇興起及其后果——基于多省份農村的田野調研與討論


【社會問題與治理】

吳錦芳 中年知識分子業(yè)余生活的調查
丁水木 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兩個理論問題
夏國美 社會性別、人口流動與艾滋病風險
劉文敏 上海村級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與對策建議
劉正強 中國訪民的理想型——立基于韋伯社會行動理論的本土解釋
張虎祥 中國社會治理的轉型及其邏輯
陶希東 跨界治理: 中國社會公共治理的戰(zhàn)略選擇
康 嵐 個體化賦權: 特大城市中新“土—客”關系的調適路徑
朱志燕 民族形象建構與雙重弱勢: 城市中的維吾爾族流動人口——對“切糕事件”的社會學分析
張友庭 污名化情境及其應對策略——流動人口的城市適應及其社區(qū)變遷的個案研究
苑莉莉 貧困治理創(chuàng)新中的慈善信托研究——基于網(wǎng)絡化治理的視角


【家庭與社會政策】

黃彩英 城市家庭的養(yǎng)老功能及其變化
薛素珍 離婚問題今析
吳書松 老年殘疾人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徐安琪 離婚風險的影響機制——中國的綜合解釋模型探討
孫克勤 轉型期的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
湯 瀟 市場背景下我國福利企業(yè)發(fā)展分析——以上海市為例
徐浙寧 我國關于兒童早期發(fā)展的家庭政策(1980—2008)——從“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
程福財 中國流浪兒童福利政策的績效: 基于流浪兒童視角的分析
張 亮 “丁克”家庭: 青年人的時尚?——一項國際比較研究
劉汶蓉 轉型期的家庭代際情感與團結——基于對上海兩類“啃老”家庭的比較
魏莉莉 提升國家競爭潛力亟需變革家庭教養(yǎng)方式——基于上海市“90后”青少年成就動機的實證研究
何 芳 美國家庭支持服務育兒模式之審視


【青少年社會學】

段 鎮(zhèn) 論中國兒童組織的社會功能——為慶祝中國少年先鋒隊40周年而作
金志堃 青年研究在亞洲
倪新明 兒童勞動教育與全面發(fā)展——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
姚佩寬 論青春期性教育的適合性原理
陳建強 段鎮(zhèn)少先隊教育思想評述
蘇頌興 當今世界青年研究的若干趨勢
孫抱弘 后發(fā)型現(xiàn)代化進程與民族性發(fā)展——新時代國民素質與青少年教育建構性演進之路的探討
董小蘋 1992—2012: 中國青少年的社會參與
楊 雄 青少年性行為“滯后釋放”現(xiàn)象的實證解釋
曾燕波 社區(qū)青年就業(yè)促進機制研究——上海市中心城區(qū)社區(qū)青年的生存與發(fā)展
裘曉蘭 日本“無欲世代”的群體畫像和成因探析
雷開春 青年網(wǎng)絡集體行動的社會心理路徑分析
華 樺 社會轉型時期的青年未來觀研究——以對上海部分“80”“90”后的調查為例
劉 程 城市青年的社會信心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
梁海祥 居住方式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基于中國教育追蹤調查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
徐一葉 針對自閉癥譜系障礙患兒的音樂治療干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