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沙發(fā)考古隨筆(光啟文庫)

沙發(fā)考古隨筆(光啟文庫)

沙發(fā)考古隨筆(光啟文庫)

定 價:¥65.00

作 者: 陳淳 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0184205 出版時間: 2020-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9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沙發(fā)考古”源自美國的armchair archaeology,意指理論考古。但在中國,考古學又叫鋤頭考古學,是動手動腳找材料的體力活。因此,“沙發(fā)考古”到了中國,又叫紙上考古,指坐在書齋里的筆耕。然而,如果考古只限于挖土、辨認陶片和類型學研究,缺乏思辨精神和想象力,那么常常會變成“挖寶”。本書主旨正是倡議中國考古學加強科學思辨和理論素養(yǎng)的訓練。

作者簡介

  陳淳,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碩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師從賈蘭坡。1992年博士畢業(yè)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人類學系。主要從事史前考古學研究,涉及領域包括考古學理論與方法、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農業(yè)起源研究、國家與文明起源研究等。

圖書目錄

自 序
 
概念與思考
從愛因斯坦想到考古學
考古研究的哲學思考
考古學文化概念的變遷
考古學文化的功能觀
考古學的定位、視野與研究
類型、形制與類型學
類型學分析的可喜嘗試
埋藏學與遺址動態(tài)分析
農業(yè)起源主要概念的更新
文明探源需多學科協(xié)作
中華文明探源芻議
談酋邦
能動性:當今考古研究的熱點
材料積累與歷史重建
增強考古報告的科學性
考古分析的歸納與演繹
考古隨筆五則
 
研究與探索
人類探源的新進展
北京猿人的后裔是誰?
中國舊石器研究的進展和差距
中石器時代研究隨筆
三峽古文化的生態(tài)學觀察
從東亞早陶器談跨湖橋和小黃山遺址年代
跨湖橋遺址環(huán)境變遷的新認識
環(huán)境、稻作農業(yè)與社會變遷
稻作、旱地農業(yè)與中華遠古文明發(fā)展的軌跡
“墻”與“城”的關系、內涵與起源
玉璜與性別考古學
古蜀金器“射鳥紋”之我見
夏朝與早中國
夏商是奴隸社會嗎?
墓葬:個體考古學的視野
——伊特魯里亞人葬俗管窺
“西漢紙”的質疑
 
先賢與名著
考古學的發(fā)展歷程及代表人物
繼往開來 走向世界
——紀念賈蘭坡院士百年冥誕
紀念布魯斯·特里格教授
思想開放、積極開拓的一生
——紀念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王建先生
環(huán)境考古學研究的典范
——讀《洛陽皂角樹》
里程碑式的人物 考古學變革的杰作
——柴爾德與賓福德譯著推薦
一部考古學智慧的發(fā)展史
——《考古學思想史》第二版中譯本推介
全面修訂與更新的經(jīng)典之作
——《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
中文第二版推介
發(fā)揚傳統(tǒng) 銳意創(chuàng)新
——重譯《時間與傳統(tǒng)》記
談考古學闡釋
——《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中文第二版譯后感
考古學史上騙局不斷
人類未來演化的禍與福
文化與族群
——《族屬的考古——構建古今的身份》譯介
考古學史上的一本劃時代巨著
——戈登·威利的《聚落與歷史重建——秘魯維魯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態(tài)》推介
農業(yè)起源的考古學探索
——從安諾遺址到圭拉那魁茲洞穴
國家探源的它山之石
——埃爾曼·塞維斯《國家與文明的起源》導讀
新世紀的龍骨山傳奇
 
遺產(chǎn)與保護
文物考古憂思錄
為未來保存過去
——北美的文化資源管理與合同考古學
美國的文物保護策略CRM
考古學的人文關懷
一部研究工業(yè)遺產(chǎn)的開山之作
——《近現(xiàn)代工業(yè)遺產(chǎn)博物館研究》評介
文物保護與公眾教育
搶救發(fā)掘與遺產(chǎn)保護
考古學與未來 38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