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史料典籍先秦政治哲學史論

先秦政治哲學史論

先秦政治哲學史論

定 價:¥99.00

作 者: 宋寬鋒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53526 出版時間: 201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先秦政治哲學史論》包括三個部分的內(nèi)容。首部分是“導(dǎo)論”,主要討論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的范式建構(gòu)問題,換言之,也就是對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所必須面對的諸多前提性問題進行探究和闡述。第二部分是對先秦政治哲學史的相對完整的研究,這一部分內(nèi)容無疑是《先秦政治哲學史論》的“主體”。作為第三部分的“附錄”則由有關(guān)牟宗三儒家“新外王學”研究的三篇論文構(gòu)成,它們大致上整體性地呈現(xiàn)了牟宗三政治哲學建構(gòu)的思想理路及其曲折過程。

作者簡介

  宋寬鋒,男,1967年生,陜西省興平市人。先后在山東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復(fù)旦大學學習哲學,1999年7月獲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陜西師范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西政治哲學史和哲學史研究方法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專著《科學的哲學解讀與西方哲學的知識論傳統(tǒng)》《論證與解釋——政治哲學導(dǎo)論》,合著《西方哲學多維透視》,主譯《羅伯特·諾齊克》。發(fā)表相關(guān)研究論文三十多篇。

圖書目錄

導(dǎo)論: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的范式建構(gòu)問題
第一章 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的西方政治哲學參照系及其相關(guān)問題
第一節(jié) 中國政治哲學史的研究與西方政治哲學史的研究
第二節(jié) 中西政治哲學的差異與中國政治哲學的特質(zhì)
第三節(jié) 日常的政治思考與中西政治哲學相互參照的基礎(chǔ)
第二章 政治哲學是什么
第一節(jié) 政治哲學的非本質(zhì)主義解說
第二節(jié) 政治哲學的主要概念辨析
第三章 中國政治哲學史概觀
第一節(jié) 中國政治哲學史之發(fā)展階段與歷史分期
第二節(jié) 中國政治哲學史的問題譜系和思想結(jié)構(gòu)
第四章 中國政治哲學史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jié) 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與哲學式的哲學史研究方式
第二節(jié) 哲學史研究的“三階段論”
第三節(jié) 理解者的“前見”與文本的解讀
先秦政治哲學史研究
第五章 “周禮”的哲學解釋與德政的主體奠基
——孔子政治哲學新探
一 周禮與孔子的政治哲學
二 “周禮”的哲學理解與“德政”的思想論述
三 德政的主體奠基及其歷史效應(yīng)
第六章 《老子》規(guī)范性政治思考的多重意蘊及其內(nèi)在統(tǒng)一性探析
——《老子》的政治哲學闡釋
一 《老子》政治思想的三種解讀
二 《老子》之“道”三義與《老子》“道論”的思想結(jié)構(gòu)
三 《老子》規(guī)范性政治思考的理路及其內(nèi)在統(tǒng)一性
第七章 “正義”與“仁慈”的混淆和“兼愛共同體”的建構(gòu)
——墨子政治哲學新探
一 墨子哲學與功利主義的糾葛及其疏解
二 墨子政治哲學的思想結(jié)構(gòu)
三 對“政治”的道德審視與政治問題的道德解答
四 “正義”與“仁慈”的混淆及其思想迷誤
第八章 對“政治”的疏離和超越
——莊子及其后學的政治哲學探析
一 遮蔽莊子政治哲學思想的認識根源
二 對“政治”的超越與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 對“政治”的疏離和是非之別的解構(gòu)
四 超越是非之別的政治理想與“治道”論述
五 莊子后學對莊子政治哲學的發(fā)展和偏離
第九章 “義利之辨”的政治哲學意蘊與“仁政”的實際可行性問題
——孟子政治哲學新探
一 義利之辨與兩種政治思考方式
二 仁政的制度之維與政治權(quán)威的傳承問題
三 施行“仁政”的條件、時機和人性根據(jù)
第十章 現(xiàn)實取向與思想整合
——《荀子》的政治哲學解讀
一 合理的制度框架的確認及其衍生問題
二 “治人”與“治法”的統(tǒng)一及其“以儒攝法”的思想取向
三 為政者的德行與智識
四 孟子與荀子的人性論之分歧及其政治哲學意義
第十一章 天地無私與為政公正
——黃老之學的政治哲學解讀
一 文獻依據(jù)與研究取向
二 “案法而治”的合理性論證與“無為而治”的黃老式解釋
三 “道生法”與“執(zhí)道者生法”
四 從《老子》之“道論”到黃老之學的“道論”
五 天地無私和為政公正
第十二章 形式正義的追求及其局限
——《韓非子》的政治哲學解讀
一 “非道德主義”的概念分析與《韓非子》之政治哲學解讀的思想前提
二 韓非“以法治國”的理想與形式正義的追求
三 形式正義的單向度追求及其局限
附錄一 中西文化比較模式與先驗哲學框架
——牟宗三儒家“新外王學”建構(gòu)的理路及曲折
一 中西文化比較模式與先驗哲學框架之間的相互切換
二 中西文化比較分析與儒家“新外王學”的建構(gòu)
三 儒家“新外王學”的兩次理論重述
附錄二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之論說的辨析和反思
一 中國傳統(tǒng)政治形態(tài)的特質(zhì)辨析
二 概念分析框架的辨析和反思
三 儒家的“治道”與民主政治
附錄三 牟宗三的“開出說”及其理論紛爭的回顧與總結(jié)
一 “開出說”的特質(zhì)及其產(chǎn)生的思想根源
二 “開出說”及其理論紛爭的梳理和省思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