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育兒/成長家庭教育兒童學研究叢書 兒童學新論

兒童學研究叢書 兒童學新論

兒童學研究叢書 兒童學新論

定 價:¥36.00

作 者: 張華 等 著
出版社: 山東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70104482 出版時間: 2018-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兒童學”或“兒童研究”誕生于19世紀末歐美國家的“進步教育運動”與“新教育運動”。美國“兒童研究運動”的發(fā)起人霍爾(G.Stanley Hall)說:“通過兒童生長的過程去評判一種文明,通過適應個人自然生長的方法去評判一種學校制度。”這既揭示了兒童學的價值追求,又闡明了現(xiàn)代民主教育與古代專制教育的重要分水嶺——是否建基于兒童研究之上。我國民國時期的“新教育改革運動”是世界教育民主化運動的有機構成。因當時確立了“以兒童為中心”“謀個性之發(fā)展”“發(fā)揮平民教育精神”等理念,兒童學研究獲得重要發(fā)展,并由此為我國教育現(xiàn)代化與民主化奠定早期基礎。何謂兒童學?兒童學是一種時代精神,即尊重兒童獨特價值、追求兒童解放的教育民主精神,簡稱“兒童學精神”。兒童學是一個研究領域,即對兒童的發(fā)展與學習、兒童文化與兒童個性諸方面的跨學科的整體性研究。宏觀言之,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兒童醫(yī)學、兒童社會學、兒童文化學、兒童哲學、兒童文學、兒童史學等,均屬廣義的兒童學的有機構成部分。兒童學是一門具體學科,即一門基于某種范式、整合不同視角對兒童及其發(fā)展進行整體研究的學科。這是狹義的兒童學,可稱為“兒童學學科”。兒童學學科既建基于“兒童學精神”,又源自“兒童學領域”,是二者的具體化與專門化。我國兒童學的任務和未來方向是什么?將兒童發(fā)展視為一個專門研究領域,運用跨學科視野和多元化方法對兒童發(fā)展進行深入研究、獲得深刻理解,基于理解兒童而促進兒童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我國兒童解放和教育民主化。這是我國兒童學發(fā)展的根本任務與使命。

作者簡介

  張華,1968年出生,山東萊蕪人。教育學博士。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兼任南京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美國富布賴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兼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國際課程研究促進會榮譽主席,《國際課程研究》(Transnational Curriculum Inquiry)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哲學、道德教育、教師教育等。在海內(nèi)外發(fā)表學術論文180余篇,出版學術論著9部。論文、著作多次獲獎。

圖書目錄

上篇 兒童學框架
第一章 兒童學內(nèi)涵
一、兒童學的誕生
二、兒童學在歐洲
三、兒童學在蘇聯(lián)
四、兒童學的三重含義
第二章 兒童存在論
一、反思本質(zhì)主義兒童存在論
二、走向互動主義兒童存在論
三、“延長兒童期”的存在論意義
四、兒童存在論的愿景
第三章 兒童價值論
一、工具主義兒童價值論:起源與演進
二、工具主義兒童價值論:機制與表現(xiàn)
三、走向內(nèi)在主義兒童價值論
四、兒童價值論的愿景
第四章 兒童認識論
一、反思間接主義兒童認識論
二、兒童的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
三、走向建構主義兒童認識論
四、兒童認識論的愿景
下篇兒童學專題
第五章 兒童游戲
一、游戲理論的歷史發(fā)展
二、兒童游戲的本質(zhì)內(nèi)涵
三、游戲與教育
第六章 兒童權利
一、兒童權利的內(nèi)涵
二、兒童權利保護
第七章 兒童文化
一、兒童文化的概念轉變
二、兒童文化概念轉變的基礎
……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