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法律制度研究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法律制度研究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法律制度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朱秋沅,王珉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709419 出版時間: 202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23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法律制度研究》對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所涉及的海關法制問題進行研究,包括關稅問題、保稅問題、優(yōu)化監(jiān)管問題和ATA單證冊的主要內容等海關法相關內容。ATA單證冊(ATA Carnet) 是一份國際通用的海關文件,它是世界海關組織為暫準進口貨物而專門創(chuàng)設的。本書重點分析了海關法視閾中進博會的不一般之處、不一般的進博會與現(xiàn)行相關海關制度之間的關系、國際國外暫準進境制度比較,并為促進我國國際會展業(yè)相關的海關法律制度完善和現(xiàn)代化提供了宏觀考量和具體路徑。通過與會展相關海關法律制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將加快營造更符合國際先進做法的進口促進新平臺,加快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營商環(huán)境,為全方位的開放格局提供助力。為高質量地完成本書的研究,作者先后赴上海海關負責展品監(jiān)管和檢驗檢疫的部門、進出口企業(yè)、高校等相關單位進行了6次調研,舉辦或參加了3次專題研討,使本書的研究更加貼近實際,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作者簡介

  朱秋沅,法學博士,復旦大學法學博士后,上海海關學院海關法律系教授,上海海關學院法學專業(yè)帶頭人,碩士生導師,德國明斯特大學訪問學者及其海關與國際貿易法碩士項目的“中國海關法律制度”課程的授課專家,德國哈爾茨大學公共管理專業(yè)常規(guī)課程“國際治理與區(qū)域化”的授課專家,兼職律師。同時,為上海市法學會海關法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理事,上海市WTO法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理事以及上海市法學會歐盟法研究會理事。 主要教學、科研領域為國際經濟法、國際海關法、原產地規(guī)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等,主持“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署級精品課程(省部級)與市級重點課程建設,主持“國際經濟法”市級全英示范課程的建設工作。所負責的法學專業(yè)教學體系改革獲201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或深度參與了多項國家*或省部級項目,也深度參與了多項海關總署各部門與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等的橫向實務課題,并獲得高度評價。著有《國際海關法》《歐盟關稅法及其壁壘性研究》《知識產權邊境保護原理與實案》等專著5部、合著1部,編寫海關與國際貿易法領域的教材8部。發(fā)表論文50余篇,譯作2篇,多篇發(fā)表于CSSCI系列期刊與北大版核心期刊,其中數(shù)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曾榮獲“2017年度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2012年度上海市育才獎”“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統(tǒng)三八紅旗手”稱號、校級“優(yōu)秀教師”,第七屆全國法律英語大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獎”等,所指導的學生實踐項目曾獲第二屆“知行杯”特等獎。王珉,上海海關學院海關法律系講師,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經濟法、海關法。主持中國法學會、上海市“晨光計劃”項目,參與海關總署國際司《歐盟海關制度比較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參編教材《跨境電子商務法的理論與實踐》。出版專著1部、合著2部,在World Customs Journal(世界海關組織(WCO)官方期刊《世界海關學刊》)、《東北亞論壇》、《太平洋學報》等核心刊物發(fā)表《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國際合作法律機制的構建》《國際海關便利通關制度*佳實踐經驗、發(fā)展趨勢與中國因應之策》等學術論文多篇。2015年受邀參與世界海關組織(WCO)第十次海關學術研究與發(fā)展伙伴關系會議(PICARD)并作主題演講。祝少春,上海海關學院海關法律系副教授,海關緝私教研室主任,全國反走私綜合治理調查研究中心(NARC)特聘研究員,華東政法學院法學碩士,兼職律師。2001年2月至8月,在上海海關緝私局見習;2015年2月至8月,在南京海關隸屬蘇州海關掛職,任監(jiān)管通關處副處長;2016年9月26日至30日,赴香港海關訓練學校跟班作業(yè)。主要從事海關緝私、海關監(jiān)管領域的教學、科研及干部培訓。在《法學》《行政與法》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參與《海關監(jiān)管概論》《海關緝私總論》《海關行政法》《報關員資格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教材》等10余部教材或著作編寫。主持或參與《海關走私犯罪案件和行政處罰案件中涉案財物與違法所得認定與處理相關問題研究》《俄白哈關稅同盟對我國海關國際合作的影響及對策》等多項國家社科、海關總署或海關總署緝私局課題的研究。多次參與海關總署教育培訓中心組織的海關崗位培訓教材審稿工作。

圖書目錄

目錄
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一、本書所涉海關法律制度領域與相關定義
(一)復合型國際化會展及其所涉海關制度領域
(二)我國暫準進境制度下展品、展覽品與展覽用品的概念
(三)對“暫準進境”含義的理解
(四)對“暫準進境制度”和“ATA單證冊制度”兩者關系的理解
二、研究綜述
(一)研究發(fā)展概況
1.會展研究的起點與發(fā)展
2.會展法律制度研究的起點與發(fā)展
3.會展相關海關措施與法律制度研究概況
(二)會展相關海關法律制度研究的現(xiàn)有觀點
1.國際會展海關監(jiān)管措施的研究文獻
2.國際會展海關監(jiān)管有關的法律政策文本
(三)研究現(xiàn)狀評述
1.會展法類文獻中缺失對會展相關海關法律制度的研究
2.海關法類文獻中對會展相關海關法律制度的研究極不充分
3.對暫準進境制度和ATA制度的關系方面存在概念性誤解
4.對會展相關外國海關法律制度文獻的翻譯不完整、不深入
5.缺乏對暫準進境制度理論性闡述與分析
(四)本書的原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性
1.運用會展學理論全面分析進博會的“不一般”之處,論證了改革勢在必行
2.以海關法學原理深入分析進博會對海關法律制度提出的“不一般”的挑戰(zhàn),辨明了改革的方向
3.全面闡明并比較了相關國際法,扭正對有關概念的長期誤解
4.填補了對歐美會展相關海關法律制度研究的空白
5.在比較與實證調研基礎上,創(chuàng)新性提出了相關海關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議
三、研究意義、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意義
1.現(xiàn)代化的暫準進境制度是進博會人員物資參展的必要保障
2.安全便利靈活的通關與后續(xù)處理流程是進博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力支撐
3.法治化的海關制度對優(yōu)化會展業(yè)發(fā)展的營商環(huán)境具有關鍵影響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
2.調研實證
3.比較研究
(三)研究思路與總體框架
1.研究思路
2.總體框架
第二章海關法視閾中進博會的不一般之處
一、對會展的通常理解與分類
(一)會展的通常理解與構成
(二)會議與展覽(會)的分類
二、進博會的“不一般”
(一)進博會的定位
(二)進博會與通常意義上的會展的不同之處
1.進博會組成與架構的不一般
2.進博會的主題與內容不一般
3.進博會的功能與作用不一般
4.進博會的性質與水準不一般
5.進博會的辦展方式與展期不一般
三、海關法視閾中上海世博會與進博會的不同之處
(一)會展及其展品進出境的法律依據(jù)不同
1.上海世博會——國際法與國內法并用
2.進博會——重于國內立法創(chuàng)新與政策支持
(二)會展的性質與籌辦過程不同
1.上海世博會——籌備時間較長的注冊類世界博覽會
2.進博會——籌備時間較短的首屆國家級大型復合型國際會展
(三)會展、參展者與展品物資的構成與性質不同
1.上海世博會——構成與參展目的較為單一
2.進博會——復合構成,流向多元
四、不一般的進博會對海關提出的要求
(一)不一般的組成與架構對海關提出的要求
1.海關所面臨的形勢
2.所產生的要求與挑戰(zhàn)
(二)不一般的主題與內容對海關提出的要求
1.海關所面臨的形勢
2.所產生的要求與挑戰(zhàn)
(三)不一般的規(guī)模水準對海關提出的要求
1.一流的會展需要一流的貿易安全作為基礎
2.一流的國際化需要一流的跨境貿易營商環(huán)境予以保障
3.一流的成效需要一流的海關執(zhí)法能力與服務予以體現(xiàn)
(四)無先例可循的會展需要海關的一流制度創(chuàng)新能力
1.國內制度的針對性不足
2.國際制度的可比性不高
3.上海世博會的先例與經驗不能完全適用于進博會
第三章不一般的進博會與現(xiàn)行相關海關法律制度之間的關系
一、通用型的暫準進境法律制度
(一)立法沿革
(二)我國有關展品暫準進境的一般規(guī)則
1.暫時進境展品的通關待遇
2.暫時進境展品便利措施的條件與限制
3.暫時進境展品的通關與監(jiān)管
二、我國的保稅展示及相關保稅法律制度
(一)保稅展示交易制度
1.從“保稅展示”到“保稅展示交易”
2.進博會保稅展示交易的依據(jù)
(二)保稅展示交易實務的開展
(三)保稅展示交易的實務操作
1.開展(區(qū)外)保稅展示交易的條件與手續(xù)
2.出區(qū)展示貨物管理
三、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海關監(jiān)管與進口稅法律制度
(一)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海關監(jiān)管制度
1.跨境電商的進口通關模式
2.適用范圍
3.海關監(jiān)管
(二)跨境電商的進口稅制度
1.網購保稅零售進口商品的綜合稅
2.“直購進口”的進口稅制度
四、我國的旅客行李物品監(jiān)管與行郵稅法律制度
(一)中國海關法視角下的“貨物”和“物品”
1.概念區(qū)分
2.區(qū)分概念的目的
(二)中國海關法視角下的“旅客”
1.區(qū)分不同種類“旅客”的目的
2.旅客的具體類別
3.不同種類旅客的不同物品的不同通關依據(jù)
(三)通關管理與申報要求
1.海關申報與紅綠通道
2.驗放標準
3.暫時免稅進出境的旅行自用物品
(四)行郵稅
1.征稅依據(jù)
2.與2016年跨境電商“四八新政”同時發(fā)布的行郵稅率調整
3.當前經貿形勢下行郵稅率的兩次下調
五、進博會海關措施與現(xiàn)有基礎法律制度的對比分析
(一)進博會通關規(guī)則與便利措施的具體內容
1.保障公共健康與安全基礎上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
2.提高暫時進出境制度的便利化與靈活性
3.類似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進博會展品進口稅收政策
(二)進博會海關措施與相應現(xiàn)有基礎法律制度的來源與內容對比
1.兩者的來源與內容對比
2.進博會海關措施與相應現(xiàn)有基礎法律制度對比后的分析
六、進博會海關法律制度仍需進一步回應的訴求與問題
(一)實現(xiàn)暫準進境制度與其他海關法律制度之間的雙向靈活銜接轉換
1.制度與程序之間的銜接轉換
2.電子化應用程序和單一窗口具有不同海關程序間銜接轉化的功能
(二)現(xiàn)有保稅展示交易制度仍存在的“瓶頸”
1.《海關暫時進出境貨物管理辦法》限制進境展品在展后開展保稅展示交易
2.現(xiàn)有保稅展示交易海關監(jiān)管制度無法適應進博會辦展目標
(三)上海海關對展覽業(yè)的監(jiān)管模式及存在問題
(四)當前關稅政策面臨的問題
1.展品的入境渠道和流向不定造成了關稅政策難定
2.對首屆進博會展適用類似于跨境電商零售商品稅政策的不可持久性
第四章國際暫準進境制度比較
一、美國對展覽品和展覽用品的專門性海關立法
(一)分立式立法模式
1.美國專門針對會展的海關法律制度體系
2.美國的一般暫準進境制度
(二)展品和其他暫準進境貨物分屬《美國協(xié)調稅則》第98章中的不同分章
1.《美國協(xié)調稅則》第98章第12分章專門適用于展品
2.《美國協(xié)調稅則》第98章第13分章適用于其他暫準進境貨物
(三)美國會展專門性海關立法的具體內容
1.適用展品海關制度的條件
2.展品的通關與監(jiān)管
3.展中、展后的展品處理
(四)中美展品暫準進境法律制度的比較
1.相同之處
2.不同之處
二、歐盟對展覽品和展覽用品的海關立法
(一)展品暫準進境制度的立法體例
(二)歐盟暫準進境海關立法的具體內容
1.暫準進境制度所使用的貨物范圍
2.暫準進境的(事前)授權
3.暫準進境貨物的通關與監(jiān)管
4.暫準進境貨物的后續(xù)處理
5.展覽品的原產地規(guī)則
(三)中歐展品暫準進境制度比較
1.歐盟展品暫準進境制度的意義與價值
2.類似之處
3.不同之處
三、有關展品暫準進境的國際法
(一)WCO框架下有關暫準進境的國際公約
1.ATA單證冊公約體系
2.《京都公約》(修正)專項附約G“暫準進境”
(二)《國際展覽會公約》的《海關規(guī)章》體系
1.《國際展覽會公約》附件《海關規(guī)章》
2.《上海世博會特殊規(guī)章第7號:有關貨物的通關、運輸和處理》
(三)展品暫準進境的國際法與我國相關制度的比較
1.類似之處
2.不同之處
3.評價
四、對進博會展品暫準進境制度的啟示
(一)復合型國際會展的發(fā)展新趨勢需要與其匹配的新型展品暫準進境制度
1.進博會是復合型國際會展新趨勢的典型代表
2.會展的國際化呼吁展品暫準進境制度的便利化
3.會展構成的復合型呼吁展品暫準進境制度的靈活性
(二)當代產業(yè)需求與我國傳統(tǒng)暫準進境制度之間的矛盾
1.傳統(tǒng)展品暫準進境制度的理論基礎
2.當代會展產業(yè)需要靈活的暫準進境制度
3.傳統(tǒng)的展品暫準進境制度不能適應會展業(yè)新趨勢之處
4.建立在商品單次展示的簡單邏輯之上的傳統(tǒng)暫準進境制度及其后果
(三)我國的暫準進出境制度亟待改革與創(chuàng)新
1.我國的暫準進出境制度亟待改革與創(chuàng)新
2.相關海關法律制度改革應重視的問題
第五章進博會相關海關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議
一、為促進國際會展業(yè)發(fā)展的海關法律制度改革的宏觀考量
(一)促進國際會展業(yè)發(fā)展的海關法律制度改革的價值判斷與理念
1.經濟與市場需要決定立法
2.制度改革的思路起點
3.找準促進國際會展業(yè)發(fā)展的海關制度改革關鍵點
(二)我國的暫準進出境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原則
1.基本原則——便利、靈活、適合、明確、配套
2.便利、靈活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能進能出、能動能轉、能售能銷
(三)暫準進出境制度改革的立法模式選擇
1.針對進博會相關物資的綜合性專門性立法
2.頒布一次性適用的政策規(guī)定來解決各年進博會的物資進口問題
3.現(xiàn)行通用型暫準進出境制度的現(xiàn)代化
(四)更新國際承諾與實現(xiàn)條約精神
1.對于ATA公約體系——更新我國的國際承諾
2.對于《京都公約》(修正)專項附約G——從形似走向神似
二、擴大與修改暫準進境制度適用的“會展/活動”構成范圍
(一)現(xiàn)代會展構成日益復雜
(二)暫準進境適用范圍與“會展”構成范圍的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
1.列舉式立法
2.概括式立法
(三)制度修改建議——完善我國“會展”構成范圍的規(guī)定
1.“會展”難以涵蓋進博會舉行的全部相關活動
2.修改我國對“會展”構成的立法表述
三、擴大并明確暫準進境制度所適用的貨物范圍
(一)進博會相關物資的多樣化
(二)展品暫準進境制度適用客體范圍比較
1.我國現(xiàn)行規(guī)定
2.《伊斯坦布爾公約》體系
3.《京都公約》(修正)專項附約G
4.《歐盟海關法典授權條例》
(三)制度修改建議——擴大并明確暫準進境制度所適用的貨物范圍
1.擴大所適用的貨物范圍
2.與我國擴大ATA單證冊所適用貨物范圍同步調整國內制度
3.明確界定各類暫準進境貨物的概念與范圍
四、暫準進境貨物通關流程的現(xiàn)代化——簡化、便利、靈活
(一)完善展前管理機制
1.建立重要會展通知制度
2.按照國際通行規(guī)則,恢復展品海關備案環(huán)節(jié)
3.展品或物資申報的簡化
(二)展中監(jiān)管與服務的優(yōu)化
1.優(yōu)化暫準進境貨物的擔保方式
2.其他便利化措施
(三)展后處置方式的多元化與靈活性
1.暫準進境制度與多種海關制度的銜接
2.建立暫準進境項下權利義務轉讓制度
3.提升單一窗口中暫準進境程序與其他海關程序的互操作性
五、貿易安全與便利平衡視角下的保稅展示交易制度創(chuàng)新
(一)修改立法允許展品在展會結束后進行保稅展示和交易
(二)創(chuàng)新展品開展保稅展示和交易的海關措施
1.展品入區(qū)
2.展品保稅展示
3.展品保稅交易
六、明確展品與相關物資的關稅政策
(一)“貨物”“物品”“商品”“展品”等概念的實現(xiàn)困局
1.“展品”可能表現(xiàn)為“貨物”、“物品”或“商品”
2.將中國邏輯硬套在外國立法與專業(yè)術語上,加劇了概念的混亂
(二)明確并統(tǒng)一實施關稅政策
1.改革關稅征收標準,并用“商業(yè)性”和“貨值”兩項新標準
2.區(qū)分國家展和企業(yè)商業(yè)展的展品物資的關稅政策
(三)建立專門的展品原產地規(guī)則
1.建立專門的展品原產地程序性規(guī)則的必要性
2.設定專門的展品原產地規(guī)則的建議
(四)利用好《美國協(xié)調稅則》第98章,設定展品的專門稅目
七、推進上海反走私綜合治理的地方性立法
(一)國內其他地方反走私綜合治理地方性立法的現(xiàn)狀及借鑒
1.廣東省反走私綜合治理立法現(xiàn)狀的考察
2.其他省市區(qū)反走私綜合治理立法現(xiàn)狀的考察
(二)國內其他地方反走私綜合治理地方性立法存在的問題
1.關于無主私貨的認定與處理存在的法律風險
2.經營無合法來源的進口貨物、物品認定存在的法律風險
(三)根據(jù)上海現(xiàn)狀和特點,推進上海反走私綜合治理的地方性立法
參考文獻
一、書籍
二、論文
三、法律文本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