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圈歷史文化名城,大同乃雨漠要塞、北魏京華、遼全陪都、明清重鎮(zhèn)。所謂“山環(huán)采涼,水抱桑乾,長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大同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又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是中古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國際性大都會,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歷史上大同曾是中國北方民族融合的前沿平臺,是北方“絲碉之路”的重要起貼之一,在促進中華民族大融合、大發(fā)展及中外文化交流互漸方面功績卓著。尤可道說者,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設獨具特色,可謂都城建設的里程碑。平城時代的政治、文化改革,影響深遠,蔭及盛唐。平城時代的佛教是佛教中固化的先驅,可以說,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從平城時代闕始的。無論是北魏時代的云同石窟,還是遼金時代的萃嚴寺、善化寺等,均堪稱曠世精品。大同是中圜歷史上地位顯著的古都、藝都、佛都、軍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