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建筑工程經濟與管理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8~2019)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8~2019)

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8~2019)

定 價:¥128.00

作 者: 張自然,張平,袁富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155045 出版時間: 2019-10-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屬于經濟藍皮書夏季號。本報告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宏觀報告,第二部分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前景報告。宏觀報告回顧了2018-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經驗事實,隨著中國GDP不斷增長,2019年中國城市化率將突破60%,以城市人口聚集推動的服務業(yè)和消費比重不斷上升,服務業(yè)已經成為中國發(fā)展的新引擎,逐步替代增長靠工業(yè)、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物質生產模式。經濟新常態(tài)開啟了中國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fā)展的路徑轉換。轉向高質量增長的核心是要從大規(guī)模物質生產為目標導向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高質量消費和服務,通過人力資本累積、人的新鏈接與互動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消費-人力資本-創(chuàng)新的跨期效率補充機制。第二部分為中國區(qū)域經濟前景報告。通過對1990~2019年中國各省區(qū)市可持續(xù)發(fā)展情況和發(fā)展前景進行分析,得出了中國30個省區(qū)市1990~2019年、“八五”至“十三五”的發(fā)展前景和各一級指標經濟增長、增長潛力、政府效率、人民生活和環(huán)境質量的指數、分級和排名情況。并進行影響因素、雷達圖等相關分析。

作者簡介

  李 揚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別于安徽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8~199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第三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2011年被評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城市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研究會副理事長。曾五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和論文獎。已出版專著、譯著23部,發(fā)表論文400余篇,主編大型金融工具書6部。主持國際合作、國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項目40余項。張 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參加和主持了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世界勞工組織等多項國際合作、社科基金重點課題和國家交辦的課題。負責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中國經濟增長的前沿”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我國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和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與促進經濟自主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等課題。合作四次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出版專著若干本,在《經濟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或合作發(fā)表了幾十篇論文,共計百余萬字。劉霞輝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及社科院、經濟所重大課題研究。在《經濟研究》等核心刊物上發(fā)表了論文多篇。主要專著有:《改革年代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中國經濟增長前沿》(合著)。袁富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增長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承擔和主持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在《經濟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主要專著有:《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分析》等。張自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兩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或主要成員參與了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tài)》、《金融評論》、《經濟學(季刊)》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專著《中國城市化模式、演進機制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入選社科院文庫,并被評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10項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成果之一。

圖書目錄

Ⅰ 總報告
.1 外部沖擊、名義GDP收縮與增強經濟體制韌性/001
  一 外部沖擊引起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名義GDP收縮/003
  二 外部沖擊的評估/007
  三 高質量轉型的潛力評估/010
  四 高質量增長與增強經濟韌性的國際比較/018
  五 區(qū)域發(fā)展前景/031
  六 增強經濟韌性的體制安排/040
Ⅱ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前景報告
.2 1990~2019年中國各省區(qū)市發(fā)展前景評價
  ——高質量發(fā)展和增強經濟韌性/046
  一 引言/047
  二 中國各省區(qū)市發(fā)展前景評價結果/048
  三 中國各省區(qū)市發(fā)展前景分級情況/098
  四 中國各省區(qū)市發(fā)展前景的影響因素分析/115
  五 結論/154
  附錄1 評價結果相關圖表/156
  附錄2 指標設計及數據處理/167
Abstract/231
Contents/23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