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試讀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shù)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shù)
小說
外國小說
人鼠之間
人鼠之間
定 價:
¥29.00
作 者:
[美] 約翰·斯坦貝克 著,王晉華 譯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叢編項:
約翰·斯坦貝克作品系列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28.70)
當當網(wǎng) (¥24.70)
ISBN:
9787020165131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美國中學生十部必讀經(jīng)典之一“英國人最喜愛的一百部小說”(英國BBC) “人生一百部必讀書”(英國《衛(wèi)報》) “一百部最好看的小說”(全美圖書館館員票選) “二十一世紀*具挑戰(zhàn)性之書”(全美圖書館聯(lián)合會) 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愛爾蘭等國高中必修課程 托福考試必讀文學作品之一 斯蒂芬·金六部作品致敬之作 萊尼身高兩米,力氣大得嚇人,但心智卻像個孩子,經(jīng)常闖禍。他唯1的朋友是從小和他一起長大的喬治。喬治帶著他到處打零工糊口。他們有一個夢想,希望有一天能有自己的一小塊土地,一間小屋,還有一頭牛,一只兔籠,再養(yǎng)些小雞。然而,這樣卑微的要求也不過是一場夢。 這次,他們流浪到一座農(nóng)場。永無休止的流浪生活總算到了盡頭,但夢想也到了盡頭。喬治終于幫萊尼找到一個地方。在那里,萊尼永遠不會再闖禍,永遠不會再受傷害,永遠不需要再逃亡…… 《人鼠之間》首版于1937年,是約翰??斯坦貝克的代表作之一,書名來自英國詩人彭斯的詩句“人也罷,鼠也罷,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寓意小人物的悲慘命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約翰·斯坦貝克作品系列”(7種) 在已經(jīng)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現(xiàn)代美國文學大師中,從辛克萊·路易斯到海明威,斯坦貝克更加堅守自己的寫作立場。他的同情心始終賦予被壓迫者,賦予不合時宜者和不幸者。他的作品在我國讀者中曾引起強烈的共鳴。 為紀念約翰·斯坦貝克逝世50周年特別推出的“約翰·斯坦貝克作品系列”收錄了斯坦貝克的七部作品,包括《憤怒的葡萄》《人鼠之間》《罐頭廠街》《煎餅坪》《小紅馬》《月亮下去了》《憤怒的冬天》,其中《憤怒的葡萄》是斯坦貝克*著名的代表作,是一部史詩式的敘事作品,獲得1939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和1940年的普利策獎;《人鼠之間》和《罐頭廠街》是他的另外兩部代表作;《煎餅坪》是斯坦貝克第一部大獲成功的作品,自此他開始為評論界所關(guān)注;《小紅馬》則是一部散發(fā)著鄉(xiāng)野泥土氣息的短篇集,清新可喜;《月亮下去了》充滿理想主義光輝,是一部反法西斯主義的佳作;《煩惱的冬天》給瑞典文學院的評委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斯坦貝克于次年(即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者簡介
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美國作家,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生共創(chuàng)作27部作品,代表作包括《煎餅坪》(1935)、《人鼠之間》(1937)、《小紅馬》(1937)、《憤怒的葡萄》(1939)、《罐頭廠街》(1945)、《伊甸園之東》(1952)、《煩惱的冬天》(1961)等。其中《憤怒的葡萄》還獲得1939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和1940年的普利策獎。斯坦貝克既是文學大師,也是受美國民眾喜愛的暢銷作家之一,迄今為止其作品累計銷售近一億冊,其中超過半數(shù)是《憤怒的葡萄》《人鼠之間》這兩部代表作。斯坦貝克的作品多描寫底層的社會大眾,替窮苦人說話,為被壓迫者申辯,展現(xiàn)他們廣闊壯麗的生活圖景,刻畫他們面對困境時所展現(xiàn)出的人性光輝——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為生存而奮斗的勇氣。
圖書目錄
目 錄
人鼠之間 / 1
附錄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 107
約翰·斯坦貝克受獎演說 / 111
生平年表 / 114
附 錄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約翰·斯坦貝克,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出生在加利福尼亞的薩利納斯市,鄰近肥沃的薩利納斯谷地,離太平洋海岸只有幾里遠。這個地點成為他的許多描寫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作品背景。他是在中等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的,但他仍與這個多種經(jīng)營地區(qū)里的工人家庭處于平等地位。在斯坦福大學念書時,他必須經(jīng)常去農(nóng)場做工掙錢。他沒有畢業(yè)就離開了斯坦福大學,于1925年前往紐約當一名自由作家。經(jīng)歷了幾年痛苦的奮斗,他返回加利福尼亞,在海邊一幢孤獨的小屋里安了家。在那里,他繼續(xù)寫作。
在1935年以前,他已經(jīng)寫了幾本書,但他是以這年的《煎餅坪》一炮打響而出名的。他向讀者提供一群珀薩諾斯人(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白人的混血兒)的有趣好笑的故事。他們是些游離社會的人,在狂歡宴樂時,簡直是亞瑟王圓桌騎士的漫畫化。據(jù)說,美國當時彌漫著陰郁的沮喪情緒,這部作品成了一帖受人歡迎的解毒劑。這回輪到斯坦貝克笑了。
但他無意成為一個不得罪人的安慰者和逗樂者。他選擇的主題是嚴肅的和揭露性的,例如他在長篇小說《勝負未決》(1936)中刻畫加利福尼亞果樹和棉花種植園里艱苦的罷工斗爭。在這些年中,他的文學風格的力量穩(wěn)步增長。《人鼠之間》(1937)是一部中篇杰作,講述萊尼的故事:這位力大無比的低能兒,完全是出于柔情,卻掐死一切落入他手中的生物。接著是那些無與倫比的短篇小說,匯集在《長谷》(1938)中。這一切為他的偉大作品《憤怒的葡萄》(1939)鋪平了道路。這是一部史詩式的敘事作品,斯坦貝克的名聲主要與它相連。這部作品講述一群人由于失業(yè)和當局濫用權(quán)力,被迫從俄克拉荷馬向加利福尼亞遷徙。美國社會史上這段悲劇性插曲激發(fā)斯坦貝克的靈感。他生動地描寫一個農(nóng)民及其家庭為了尋找一個新家經(jīng)歷的漫長而傷心的流浪生活。
在這篇簡短的授獎詞里,不可能充分介紹斯坦貝克此后產(chǎn)生的每部作品。如果批評家時不時地似乎注意到某些力量減弱的跡象,某些可能表明生命力衰退的重復的跡象,斯坦貝克以去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煩惱的冬天》(1961),徹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在這部作品中,他達到《憤怒的葡萄》樹立的同樣標準。他再次堅持他的作為一個獨立的真理闡釋者的立場,以一種不偏不倚的直覺,面對真正的美國,無論是好是壞。
在這部新近的小說中,主人公是一位每況愈下的家庭主人。他從戰(zhàn)場退役后,事事遭逢挫折,后在他先輩的新英格蘭鎮(zhèn)上當了一名雜貨店店員。他為人誠實,從不無故抱怨。他不斷受到那些發(fā)財致富手段的誘惑。然而,這些手段既要求精明頭腦,又要求冷酷心腸,他無法將這些匯集一身而不喪失他的完整人格。他的敏感的良心像一塊閃爍的多棱鏡,生動地呈現(xiàn)出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guān)的全部問題。這部作品沒有為此進行任何理論推斷,而是運用具體的,甚至是瑣屑的日常生活場面。盡管如此,這些描寫令人信服,具有斯坦貝克生動活潑的現(xiàn)實主義筆觸的全部魅力。即使他注重事實,仍然有一種圍繞生和死這個永恒主題進行幻想和思索的和聲。
斯坦貝克近的一部作品記敘他三個月里漫游美國四十個州的經(jīng)歷(《查利偕游記》,1962)。他駕駛一輛小卡車旅行。車上配有一間小房子,他在里面睡覺和存放生活必需品。他微服而行,的伙伴是一頭黑毛獅子狗。我們在這里看到他是一位富有經(jīng)驗的觀察家和說理者。他令人欽佩地對地方風貌作了系列考察,重新發(fā)現(xiàn)他的國家和人民。這部作品采用靈活自由的筆法,也是一部有力的社會批評著作。這位駕駛“駑骍難得”(他給他的卡車起的名字)的旅行家略微顯示出頌古非今的傾向,雖然十分明顯,他警惕墮入魔道。當他看到推土機鏟平西雅圖蔥翠的森林,以便瘋狂地擴建住宅區(qū)和摩天樓時,他說道:“我感到驚訝,為什么進步常??此茪?。”無論如何,這是一種切合時勢的思考,在美國之外也完全適用。
在已經(jīng)獲得這個獎金的現(xiàn)代美國文學大師中——從辛克萊·路易斯到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斯坦貝克更加堅守自己的立場,在地位和成就上獨立不羈。他具有一種冷峻的幽默氣質(zhì),這在一定程度上補救了他的經(jīng)常是殘酷的和粗野的主題。他的同情心始終賦予被壓迫者,賦予不合時宜者和不幸者。他喜歡將純樸的生活歡樂與殘忍的、玩世不恭的金錢欲相對 照。但是,我們也從他身上,從他對自然,對耕地、荒地、山嶺和海岸的熾烈感情,發(fā)現(xiàn)美國人的性格。人類世界里里外外的這一切是斯坦貝克取之不竭的靈感源泉。
瑞典學院授予約翰·斯坦貝克這份獎金,以表彰他“通過現(xiàn)實主義的富于想象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銳的觀察。”
親愛的斯坦貝克先生,你對瑞典公眾,一如你對你本國和全世界的公眾,不是陌生人。你以你的杰出的作品,已經(jīng)成為友善和博愛的導師,人類價值的衛(wèi)士。這完全符合諾貝爾獎的本意。為表達瑞典學院的祝賀,我現(xiàn)在請你從國王陛下手中接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金。
約翰·斯坦貝克受獎演說
我感謝瑞典學院發(fā)現(xiàn)我的工作配受這份榮譽。
我內(nèi)心或許懷疑我比我敬重的其他文學家更配接受諾貝爾獎,但無疑我為我本人獲得它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按照慣例,這份獎金的獲得者應該就文學的性質(zhì)和方向發(fā)表個人的或?qū)W者式的評論。然而,在這個特殊時刻,我認為好還是考慮一下作家的崇高義務(wù)和責任。
諾貝爾獎和我站立的這個地方深孚眾望,迫使我不像一只謝恩致歉的小耗子那樣嘰嘰吱吱,而是滿懷對我的職業(yè)和歷代從事這項職業(yè)的優(yōu)秀匠師的驕傲感,像一頭獅子那樣發(fā)出吼聲。那些蒼白無力而冷峻苛刻的教士在空虛的教堂里誦唱連禱文,文學不由他們傳播。文學也不是供那些隱居修道院的上帝選民,那些缺乏熱量、絕望無聊的托缽僧消遣的游戲。
文學像言語一樣古老。它產(chǎn)生于人類對它的需要。除了變得更加需要,它別無變化。誦唱詩人、吟游詩人和作家并不互相隔絕和排斥。從一開始,他們的功能,他們的義務(wù),他們的責任,都已由我們?nèi)祟愖鞒鲆?guī)定。
人類一直在通過一個灰暗、荒涼的混亂時代。我的偉大的前驅(qū)威廉·??思{在這里講話時,稱它為普遍恐懼的悲?。核绱顺志?,以致不再存在精神的問題,唯獨自我搏斗的人心才似乎值得一寫。??思{比大多數(shù)人更了解人的力量和人的弱點。他知道,認識和解決這種恐懼是作家存在的主要理由。
這不是新發(fā)明。古代的作家使命沒有改變。作家有責任揭露我們許多沉痛的錯誤和失敗,把我們陰暗兇險的夢打撈出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利于改善。而且,作家受委托宣示和稱頌人類既有的心靈和精神的偉大能力,面對失敗不氣餒的能力,勇敢、憐憫和愛的能力。在與軟弱和絕望進行的漫長戰(zhàn)爭中,這些是希望和競爭的光輝旗幟。
我認為,一個作家如不滿懷激情,相信人有可能達到完美,那他既無獻身文學的精神,也無列入文學隊伍的資格。我們處在認識和操縱物質(zhì)世界某些危險因素的長河中,目前的普遍恐懼產(chǎn)生于這一長河的先頭浪潮。確實,其他層次的理解力尚未追上這一偉大步伐,但沒有理由猜測它們不能或不會迎頭趕上。事實上,對此作出肯定的回答,正是作家的責任。
人類經(jīng)歷了漫長的光榮歷史,堅定地抵御自然的敵人,有時幾乎面對不可逆轉(zhuǎn)的失敗和滅絕。在我們有可能取得偉大勝利的前夕,如果放棄陣地,那是怯懦和愚蠢的行為??梢岳斫?,我一直在讀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傳記,書上說他是個孤寂的、富有思想的人。他成功地釋放炸藥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造福,可以作惡,但它們不會選擇,不受良心或判斷力支配。
諾貝爾看到他的發(fā)明被人濫用,造成殘酷、血腥的后果。他甚至可能預見到他的研究的終結(jié)果通向的暴力,通向徹底的毀滅。有些人說他變得玩世不恭,但我不相信。我認為他竭力想發(fā)明一種控制物,一種安全閥。我認為他終在人的頭腦和人的精神中找到了它。在我看來,他的想法清晰地展示在這些獎金的類目中。
它們用于不斷拓展對人類及其世界的認識,用于理解和交流,而這正是文學的功能。它們還用于展示高于其他一切的和平的能力。在他死后不足半個世紀中,自然之門已被打開,選擇的重負可怕地落到我們肩上。
我們已經(jīng)奪取了許多曾經(jīng)歸于上帝的權(quán)力。滿懷恐懼,毫無準備,我們已經(jīng)僭取了全世界所有生物的生殺大權(quán)。危險、光榮和選擇終取決于人。人是否能達到完美,考驗就在眼前。已經(jīng)取得上帝般的權(quán)力,我們只能從自身中尋找以往向神祈求的責任和智慧。人本身成了我們的危險和的希望。
因此,在今天,使徒圣約翰的話完全可以譯成這樣:終是言詞,言詞是人,言詞與人同在。
生平年表
1902年
約翰·斯坦貝克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利納斯市。父親約翰·恩斯特·斯坦貝克內(nèi)戰(zhàn)后遷居西部,經(jīng)營面粉廠,并擔任蒙持里縣政府會計多年;母親奧莉維·漢密爾頓是小學教師。小斯坦貝克童年讀書很多。
1919年
高中畢業(yè),在校時擔任班長,假期常去附近牧場當雇工。
1920—1925年
就讀于斯坦福大學,但常中斷,或去牧場當雇工,或當筑路工人,或在甜菜廠當化學師,同時學習寫作。
1925年
離開斯坦福大學,未得學位。去紐約,想當作家。做過工人和記者,作品未獲發(fā)表。
1926—1929年
回加州,做各種非技術(shù)工,一度在塔和湖畔狩獵場當看守,因失職被解雇。繼續(xù)寫作。
1929年
出版部長篇小說《金杯》,內(nèi)容為一名海盜怎樣成為總督,小說副標題為“海盜亨利·摩根爵士的生平故事”。
1930年
結(jié)婚,遷居“太平洋林地”,結(jié)識海洋生物學家艾達·里克茲,后成為至生好友。
1932年
出版長篇小說《天堂牧場》,該書以插曲形式描寫加州幾家農(nóng)民的故事。遷居洛杉磯。
1933年
出版長篇小說《獻給一位未知的神》,描寫一個家族西遷加州拓荒的故事?!侗泵廊恕钒l(fā)表《小紅馬》的前兩部分。遷回蒙特里。
1934年
短篇小說《謀害》得歐·亨利獎。
1935年
出版中篇小說《煎餅坪》,小說描寫一群流浪漢的生活和友誼。該書得加利福尼亞州俱樂部年度金牌獎。從這本書起,斯坦貝克的作品為評論界所注意。
1936年
出版中篇小說《勝負未決》,小說描寫果園的罷工斗爭,獲加利福尼亞州1936年小說獎。調(diào)查薩利納斯與倍克斯菲爾德地區(qū)流浪雇工的生活狀況并發(fā)表報道。去墨西哥旅游。
1937年
發(fā)表中篇小說《人鼠之間》,內(nèi)容是流浪的季節(jié)工人生活理想的幻滅。該書馬上暢銷,為“每月讀書會俱樂部”選中;改編成劇本后在紐約上演,深受歡迎,獲“紐約戲劇評論社”季度獎。
經(jīng)紐約赴英國、瑞典和蘇聯(lián)旅游。回國后參加俄克拉荷馬農(nóng)田季節(jié)工人西遷的隊伍,直到加利福尼亞。
《哈珀氏》發(fā)表《小紅馬》的第三部分。
1938年
出版短篇小說集《長谷》,收十三篇。
1939年
出版《憤怒的葡萄》,該書以美國經(jīng)濟大恐慌時期為背景,描寫中西部各州農(nóng)民破產(chǎn)、逃荒和斗爭。發(fā)表后引起轟動,促使政府對農(nóng)田季節(jié)工人生活狀況進行調(diào)查。
當選為全國藝術(shù)與文學院會員。
1940年
《憤怒的葡萄》獲普立策獎、“美國暢銷書協(xié)會獎”和“今日社會服務(wù)工作獎”。
和里克茲在加州海灣作水域探險。
去墨西哥為電影《被遺忘的村莊》撰寫解說詞。
1941年 出版與里克茲合寫的專著《柯特茲?!贰?br />
1942年
離婚。
出版為空軍撰寫的著作《投彈》。
出版中篇小說《月亮下去了》,引起爭論。改編為劇本在紐約上演后,繼續(xù)引起爭論?!对铝料氯チ恕繁蛔g為多種歐洲文字。
1943年
再婚,遷居紐約。
任紐約《先驅(qū)論壇報》駐歐記者,從英國、北非、意大利等地撰寫有關(guān)二次大戰(zhàn)的通訊報道。
《月亮下去了》拍攝成電影。
1945年
出版中篇小說《罐頭廠街》,寫小鎮(zhèn)生活,回復到《煎餅坪》的喜劇風格。
再版《小紅馬》,增第四部分。
1946年
《月亮下去了》獲挪威國王哈肯頒贈的“自由十字勛章”。
1947年
出版取材于墨西哥民間傳說的中篇小說《珍珠》。初稿原名《世界的珍珠》,刊登于《婦女家庭良友》雜志(1945年第12期)。成書后拍攝成電影。
出版中篇小說《不稱心的客車》,寫一個任性的司機和各類旅客的表現(xiàn)。
與攝影家羅伯特·卡巴訪問蘇聯(lián)。
1948年
入選美國文學研究院。
與卡巴合寫的《旅俄日記》出版。
再次離婚。艾達·里克茲死于車禍。
1949年
《小紅馬》改編為電影上映。
1950年
出版中篇小說《烈焰》。
與愛琳·司各脫結(jié)婚。
1952年
出版長篇小說《伊甸之東》,寫兩個家族西遷加州后的變化發(fā)展。
1953年
去歐洲為《柯里爾》等雜志撰寫各種題材的散文。
自選并出版《約翰·斯坦貝克中篇小說》,收《煎餅坪》《小紅馬》《人鼠之間》《月亮下去了》《罐頭廠街》《珍珠》等六 種。
1954年
出版中篇小說《甜蜜的星期四》,小說為《罐頭廠街》的續(xù)編,反映西部小鎮(zhèn)的喜劇性生活。后改編為輕歌劇上演。
1957年
出版長篇小說《丕平四世的短命王朝》,副題“虛構(gòu)捏造之作”,以法國為背景的滑稽故事。
1958年
出版戰(zhàn)地通訊集《過去有一場戰(zhàn)爭》。
1961年
出版后一部長篇小說《煩惱的冬天》。小說系嚴肅文學作品,以美國東部新英格蘭地區(qū)為背景反映戰(zhàn)后美國中產(chǎn)階級精神生活的衰蛻。
1962年
出版他環(huán)游美國的旅行札記《查利偕游記》,考察戰(zhàn)后美國各地區(qū)的生活。
12月獲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通過現(xiàn)實主義的、富于想象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銳的觀察”。
1964年
獲“自由新聞勛章”與“合眾國自由勛章”。
1965年
為《每日新聞》撰寫專欄,包括越戰(zhàn)報道。
1968年
病逝,葬于薩利納斯。
本目錄推薦
01
伊豆的舞女
01
伊豆的舞女
02
夢女
02
夢女
03
窄門
03
窄門
04
邪宗門·竹林中
04
邪宗門·竹林中
05
美國內(nèi)戰(zhàn)小說研究
05
美國內(nèi)戰(zhàn)小說研究
06
在輪下
06
在輪下
07
古都
07
古都
08
英雄廣場
08
英雄廣場
09
長島
09
長島
10
二十四只瞳
10
二十四只瞳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