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從人類第一次認識這個疾病到今天,一直都是一個醫(yī)學難題。脊索瘤好發(fā)于人體中線部位,顱底、脊柱、骶尾部,這些深在的部位脊索瘤的外科手術切除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此外,脊索瘤對于常規(guī)劑量的反射治療的無反應性,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讓放射治療在脊索瘤治療方面束手無策。至今為止仍無有效的針對脊索瘤的化療及靶向藥物問世,更是讓脊索瘤的綜合治療幾乎是一個奢望。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許多常見病、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臨床上對許多良性、惡性疾病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相對而言脊索瘤則進展緩慢。脊索瘤,這一個復雜的疾病,正逐漸成為醫(yī)療工作者必須直面的嚴峻 問題。 鑒往可以知未來,回溯脊索瘤的研究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自1846年 Rudolph Virchow第一次描述了這種腫瘤以來,人們對于脊索瘤的認識經歷了多個階段。隨著生物學研究的深入和手術技術的進步,我們大致可以將這170年的歷史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脊索瘤被描述到顯微外科廣泛開展前,這一時期主要是肉眼手術,并確定了脊索瘤是一種起源于胚胎殘余脊索的腫瘤。第二階段從顯微手術的普及開始, 這一階段人們開始追求顯微鏡下全切腫瘤,此外,細胞培養(yǎng)和免疫組織化學的普及也提高了我們對脊索瘤生物學的認識。第三階段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新的診斷、治療技術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提高了手術的全切程度,并加深了醫(yī)生對于脊索瘤的認識。人們認識到,脊索瘤的放療無反應性是相對的,對于極高劑量的放射治療,脊索瘤可以表現(xiàn)出一定反應,在此基礎上,放射腫瘤學家設計了新的策略,在保持周圍正常神經血管結構的同時,將高能量傳遞到腫瘤組織,為脊索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法。第四階段的到來歸功于腫瘤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今天人們對于脊索瘤的特異性分子的研究正在開展,相關治療藥物正在加緊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脊索瘤的化學治療將會成為脊索瘤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