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輯
陶廬老人王樹枏
——讀王樹枏自訂《陶廬老人隨年錄》 5
“后進何人知大老”
——讀趙成杰《高步瀛學術年譜簡編》13
顧隨文學生命的三次決斷
——讀閔軍《顧隨年譜新編》21
沉酣書史的著作大家
——讀于飛《孫楷第先生年譜簡編》及其他33
一代學人羅根澤
——讀馬強才《羅根澤先生年譜簡編》41
張恒壽的朋友圈
——讀杜志勇《張恒壽先生年譜簡編》及其他47
觸摸王重民之死
——劉修業(yè)《王重民教授生平及學術活動編年》讀后記57
雷海宗后悔了嗎?
——讀馬瑞潔、江沛《雷海宗年譜簡編》 65
馮至的“三次輝煌”與“年華磨滅地”
——讀周棉《馮至年譜》《馮至傳》73
大林容豹隱,何必下西洋?
——讀劉鄂培、杜運輝《張岱年先生學譜》83
云罅光透的學術人生
——讀馬千里《閻簡弼先生學術年譜稿》93
“酒數(shù)百斛”與“甲骨五千”
——讀何林英《胡厚宣年譜》101
“一個薄名聲如秋水的學者”
——讀林大志整理《詹瑛先生年譜》107
“卞和到老是忠心”
——讀李廷濤《史樹青年譜》115
“學到如愚始見奇”
——讀王學奇先生自訂年譜121
“北強原不弱南強”
——《河北近現(xiàn)代學者年譜輯要》編后記127
第二輯
世間再無袁同禮
——讀李文潔《袁同禮年譜簡編(1895-1949)》及其他137
“結交名流”與“跌宕文史”
——繆元朗《繆鉞先生編年事輯》讀后記149
雜家是怎樣煉成的?
——傅振倫的雜家氣象與治學品格157
商鴻逵先生的賢內助167
從“愚鈍如椎”到“古魯?shù)溲拧?br />——楊向奎的學術進程與心性修煉177
侯仁之:老師“好極了”
——讀高明勇《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傳》187
王樹民先生二三事
——讀秦進才《王樹民先生的人生歷程與學術貢獻》及其他195
周一良的成名之路
——《天地一書生》讀后記207
公蘭谷的寂寞與悲情217
漆俠與胡如雷
——從一封職稱評定推薦信談起229
雷聲玉振的野生力量
——重讀胡如雷的學術生涯239
“望崦嵫而勿迫”
——晚年夏傳才的時間觀念與生命意識249
公木與楊公驥的曠世友情
——讀《楊公驥自傳》《公木自傳》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