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并非多余的話
編 讀史閱世
君子的復仇
法與名分——從漢代一起子殺繼母案談起
婦女呈控——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中的訴訟策略
海瑞罵皇帝案的審判藝術
《大宅門》白家大爺的“斬監(jiān)候”
習慣中國的法律宿命
憲法視野下的就地正法
尋找法律史上失蹤者的意義
新舊問題——《大清新刑律》百年祭
沈家本:中國近代具體法治的踐行者
“光棍”節(jié)前談光棍:法律史上的光棍罪
為什么是《中華帝國的法律》?
張之洞體用思想的法律困境
第二編 問學諫往
環(huán)境與問學——翻書偶得
釜底抽薪:韋伯中國法問題的再反思
反特權法治與連坐:——李某案的法律史學思考
變幻的二審?——孫小果案瑣思
我在現場:孟女士引渡保釋聽證會旁聽記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法官轉職
一種相思、三處閑愁——從歷史法學派到近代中國的法律
保守主義思潮
范式轉換:來華外國人與《大清新刑律》
經濟學家視野下的中國法律史
告與不告,是一個問題!
古典中國法“殺一家三人”罪的法意與實踐
李敖:法學院的匆匆過客
第三編 清韻燭光
清華校歌的故事
《無問西東》沈光耀背后的故事
法者還是墨者開啟帝國——聆聽何炳棣先生清華講座有感
何處相思明月樓:樓邦彥的清華往事
那一刻,話風為之一變
人文與法意:清華法律圖書館瑣思
時代的憂傷——瞿同祖的回國記
理性敘論,構建常識:《東京審判征戰(zhàn)記:中國檢察官向哲濬團隊》評介
新百年的起點
因為中國法制史——致選修中國法制史的同學
你好,明理
寫給小悅悅——以一個父親的名義
第四編 閑情偶寄
UBC 法學院的狗狗們
那一段史思的風情——東洋法制史研討會觀感
《近代中國法制與法學》——評介
法律史的另一種寫法?孔飛力《叫魂》讀后
圓融無二:評黃源盛《晚清民國刑法春秋》
《全面揭露》:麥嘉琳大法官的本小說
殖民法史研究的力作——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評介
瞬時文化與學術自覺
新年致我青椒朋友們的一封信
那位穿阿瑪尼的中年
歐冠與世界杯,孰強孰重要?
致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