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jīng)典理論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邏輯與文化意義

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邏輯與文化意義

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邏輯與文化意義

定 價:¥69.00

作 者: 李白鶴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哲學院學術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356626 出版時間: 201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邏輯與文化意義》立足于對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文化發(fā)展道路的探索之間互動歷程的深入考察,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文化自覺之間的相互促進為主線,采用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通過對近代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危機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緣起、五四時期的東西文化論戰(zhàn)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相互作用、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確立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化和發(fā)展等專題的系統(tǒng)探析,深入揭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由一種外來文化思潮成為中國革命實踐包括中國現(xiàn)代新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的文化進程,深刻把握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化發(fā)展期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文化觀的演進主線,以明晰展現(xiàn)20世紀上半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邏輯和文化意義。

作者簡介

  李白鶴,女,1981年生,湖北黃梅人。2007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哲學院。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近年來,出版專著《默會維度上認識理想的重建——波蘭尼默會認識論研究》,譯著《認知與存在:邁克爾·波蘭尼文集》等,在《哲學動態(tài)》《國外社會科學》《北京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近代中國的文化認同危機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緣起
第一節(jié) 近代早期中西文化的碰撞
一 近代“西學中源”說的復興與“中體西用”論的盛行
二 “西學中源”說的式微和“中體西用”論的困境
第二節(jié) 近代中國的文化認同危機
一 近代早期文化認同的調適
二 文化認同危機與文化抉擇
第三節(jié) 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
一 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
二 西方哲學思潮在中國的流行
三 進化論思潮在中國的興起及其影響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由“在中國”走向“中國化”的可能和基礎
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二 20世紀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可能和現(xiàn)實條件
第二章 五四時期的東西文化論戰(zhàn)與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第一節(jié) 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期激進民主主義者的文化觀
第二節(jié) 東西文化論戰(zhàn)中馬克思主義者的文化觀
一 東西文化派的爭論
二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文化觀
三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對”行向新文化的道路“的揭示
第三節(jié)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自覺的萌芽
一 倡導主義與解決問題的“交互并用”
二 社會主義與中國的救國道路
三 科學社會主義與“無政府共產(chǎn)主義”之辨
第四節(jié) 科玄論戰(zhàn)與早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 科玄論戰(zhàn)中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科學觀
二 科玄論戰(zhàn)中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文化觀
三 科玄論戰(zhàn)中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歷史觀
四 科玄論戰(zhàn)中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的貢獻
第三章 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明確提出
第一節(jié) 中國本位文化論戰(zhàn)中的重要文化問題
一 文化的“民族性”與“現(xiàn)代化”問題的凸顯
二 “中國本位”引發(fā)的思考
……
第四章 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提出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化發(fā)展
第五章 20世紀上半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文化發(fā)展道路的探索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