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以“常識”和“問題”為中心:20世紀80年代文學史的建構方式
第一節(jié) 立場的問題
第二節(jié) 概念的辨析
第三節(jié) 歷史地圖的勾勒
第四節(jié) 研究體系的安排
第一章 “傷痕文學”:政治意識形態(tài)規(guī)約下的“傷痛”敘事
第一節(jié) “傷痕”的呈現
第二節(jié) “傷痕”的規(guī)約
第二章 “反思文學”:尋找意識形態(tài)合法性的表述
第一節(jié) 對身份變動的敏感與知識分子形象的書寫
第二節(jié) 反思:合法性的表述方式
第三節(jié) 對“反思”的反思:文學史建掏的另一層面
第三章 “改革文學”:價值偏向中的現代化慵憬
第一節(jié) “改革文學”的范疇及關注視角
第二節(jié) 英雄的時代與政策的呼應…
第三節(jié) 感應時代變革的深化敘事
第四節(jié) 現代化憧憬與個人的奮斗
第四章 “隙腿詩派”:被“崛起”的震動
第一節(jié) 從《今天》走進論爭的聲浪
第二節(jié) 集體經驗的“自我”展現
第三節(jié) “朦朧詩”與80年代詩歌格局
第五章 “人道主義”思潮:歷史羈絆中的“人學”想象
第一節(jié) 交錯于文學與道德層面的議題
第二節(jié) 文學作品中的人道主義情懷
第三節(jié) “文學主體性”話語與人道主義精神取向
第六章 現代派:非新元素的新奇感
第一節(jié) 譯介和論爭
第二節(jié) 現代派的寫作手法
第三節(jié) 非新元素的深刻影響力
第七章 汪曾祺:“另類”與適日寸而出
第一節(jié) 汪曾祺的顯現
第二節(jié) 氣韻與語言見長的小說
第三節(jié) 歸類及其他作家
第八章 “尋根文學”:尋根意識纏繞中的文學實驗
第一節(jié) 從“杭州會議”到“尋根”宣言
第二節(jié) 文化之“根”與小說藝術形態(tài)
第三節(jié) “尋根”的意義及限度
第九章 “先鋒小說”:形式實驗的集體演繹
第一節(jié) “先鋒小說”的出場與文學形式實驗
第二節(jié) 形式變革的深意:藝術真實觀之變
第三節(jié) 未盡的“先鋒”
第十章 “新寫實小說”:面向日常生活的寫實
第一節(jié) 命名中的“現實”期待
第二節(jié) 日常生活的客觀化敘事
第三節(jié) 不一樣的“現實”
第十一章 第三代詩歌:群派林立的喧嘩與求新
第一節(jié) 宣言與主義:百川爭湍式的呈現
第二節(jié) 口語化與“此在”感:語言方式變革下的詩學追求
第三節(jié) 異質之音及詩的退潮
第十二章 “女性詩歌”:軀體言說中的自我世界
第一節(jié) 女性意識:“尋找女人”與“軀體寫作”
第二節(jié) 敘事策略:在黑夜中的自白
第三節(jié) 女性詩學建構的意義及局限
第十三章 女性散文:尋找生命存在的“自我”
第一節(jié) 80年代散文的邊緣處境與文體復歸
第二節(jié) 女性散文作家群的顯現
第三節(jié) “人性”話語建構中的精神取向
第四節(jié) “自我”的艱難追尋
第十四章 “實驗殘劇”:探索的活躍及突進的艱難
第一節(jié) 從配合時勢之作到戲劇觀大討論
第二節(jié) “實驗戲劇”的藝術探索
第三節(jié) 探索的艱難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