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良渚考古發(fā)掘工作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良渚文化的認識日益清晰。人的生產和生活都與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由于良渚人長期以來的濫伐森林、開挖溝渠、修筑宮殿,人口的暴增和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加上4200年的全球氣候波動事件,加劇了這一地區(qū)環(huán)境的惡化,河流淤塞、水土流失、垃圾遍野,在洪水來臨之時,農田盡毀,巫風盛行的良渚社會食不果腹,再也沒有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一波又一波的良渚人只得背井離鄉(xiāng),離開了這片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直到2000年后的戰(zhàn)國時代,新的腳印踏足這里,才開始了新的繁衍生息。 本書從良渚文化出發(fā),以圖說的方式分三部分分別介紹良渚文化遺址的環(huán)境、動物和植物,勾勒出在環(huán)境背景下良渚先民的動植物利用圖景及良渚社會的興衰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