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復合支護體系受力特征研究》是在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51474097)資助下,對有關研究內容的系統(tǒng)總結。以我國目前煤礦深部巷道中常采用的“噴層+錨桿+錨索+鋼筋混凝土結構層+注漿”支護形式為研究模型;通過光彈性模型試驗,開展了彈性受力范圍內圍巖錨同體在邊界上承、卸載以及控制巷道表面位移釋放情況下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研究,通過主應力差的變化分析支護單元的作用;通過大型平面應變相似材料模型試驗,開展了控制巷道表面位移釋放情況下圍巖及支護單元的應力變化規(guī)律研究,通過應力的變化分析復合支護各單元的作用;通過數(shù)值模擬方法,對不同圍巖性質、埋深的情況下不同支護單元組合支護形式對巷道表面位移的變化規(guī)律影響研究,分析了不同支護組合形式的作用機理和支護單元的分擔作用。以上研究成果,可為類似支護形式的工程設計提供參考?!渡畈肯锏缽秃现ёo體系受力特征研究》共6章內容:緒論、模型試驗的相似理論與光彈性力學原理、深部巷道復合支護作用機理試驗裝置研發(fā)、巷道錨同體承卸載光彈性試驗研究、深部巷道復合支護作用機理相似材料模型試驗研究、深部巷道復合支護作用機理數(shù)值模擬研究?!渡畈肯锏缽秃现ёo體系受力特征研究》可供土木工程、水電工程、能源開發(fā)、礦山開采、交通運輸?shù)裙こ填I域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研究生進一步研究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