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深刻的理論思考為底色,以廣闊的學術視野為基點,運用流暢的文字、典型的事例、生動的情節(jié)多角度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遺產面臨的嚴峻局勢,記述民間文保人士與社會文保組織保護文物及文化遺產的感人事跡,探討民間文保志愿者在今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角色定位,社會作用,參與路徑,以及自身活動的約束規(guī)范、保護管理等諸多問題。本書由人文武漢學會組織著名文保研究專家、民間文保社團撰稿,全書30多萬字,隨文圖片300多幅,書前彩色照片10多幅。記述對象涵蓋了北京、重慶、廣州、上海、天津、襄陽、武漢、南京、沈陽、長春、鄭州、南陽、撫州、自貢等省、市、地區(qū)主要民間文保社團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社會效果等內容,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tǒng)調研、記述、分析中國民間文保社團及其文保活動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