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阿哈德·哈姆與文化錫安主義的起源

阿哈德·哈姆與文化錫安主義的起源

阿哈德·哈姆與文化錫安主義的起源

定 價:¥75.00

作 者: 肖文超,王藝儒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46139 出版時間: 202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3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阿哈德·哈姆與文化錫安主義的起源》主要考察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猶太政論家、現(xiàn)代希伯來文學家、倡導振興猶太民族精神的思想家阿哈德·哈姆以及他創(chuàng)立的文化錫安主義學說,強調(diào)了猶太民族文化建設(shè)對猶太民族復興事業(yè)的重大意義。阿哈德·哈姆的文化錫安主義學說核心思想涉及猶太民族復興、恢復使用希伯來語、將巴勒斯坦確立為猶太文化精神中心等層面,在世界錫安主義運動史上乃至對現(xiàn)代以色列民族國家建構(gòu)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由于文化錫安主義學說在理論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悖論,具有鮮明的歷史局限性,最終難以避免被綜合錫安主義融合的歷史命運。

作者簡介

  肖文超(1983-),山東臨沂人,世界史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xiàn)任教于信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者(2018年),入選信陽師范學院首批“南湖學者”高層次人才獎勵計劃(2016年)。主要研究領(lǐng)域: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史、中東史、庫爾德問題等,曾在《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世界民族》《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與《國際論壇》等期刊發(fā)表文章30多篇?,F(xiàn)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63批(面上一等)、第12批特別資助項目、河南省博士后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王藝儒(1989-),河北張家口人,英語碩士,講師,現(xiàn)任教于信陽師范學院大學外語部,主要從事文學作品翻譯、世界文化史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省部(廳)級課題多項,發(fā)表文章10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研究對象與研究意義
二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構(gòu)思、方法與主要內(nèi)容
第一章 歷史背景:19世紀東歐的猶太人與猶太社會
第一節(jié) 19世紀東歐社會猶太人的生存狀態(tài)
一 哈斯卡拉運動的興起
二 東歐掀起新一輪反猶狂潮
三 猶太民族獨立意識的覺醒
第二節(jié) 哈西德主義與猶太人傳統(tǒng)
一 哈西德主義在東歐
二 猶太人傳統(tǒng)
第三節(jié) 塔木德神童的知識教育
一 青少年時期的學習與生活
二 初訪敖德薩與大學計劃的失敗
小結(jié)
第二章 先鋒時代:阿哈德·哈姆與熱愛錫安運動
第一節(jié) 列奧·平斯克與熱愛錫安運動
一 列奧·平斯克和《自我解放》
二 《平斯克與政治錫安主義》
三 加入熱愛錫安運動與卡托維茨會議
第二節(jié) 《錯誤的道路》與“摩西之子”社團
一 《錯誤的道路》
二 “摩西之子”的組織與實踐
第三節(jié) 兩次巴勒斯坦之行與《巴勒斯坦的真相》
第四節(jié) 從《肯定與否定》到《過去與未來》
小結(jié)
第三章 赫茨爾時代:政治與文化錫安主義的交鋒
第一節(jié) 西奧多-赫茨爾與政治錫安主義
一 西奧多·赫茨爾和《猶太國》
二 赫茨爾與世界錫安主義代表大會
三 尋求大國支持與烏干達計劃
第二節(jié) 阿哈德·哈姆與政治錫安主義路線的對立
一 對世界錫安主義代表大會的批判
二 對赫茨爾政治錫安主義理論的批判
第三節(jié) 文化錫安主義新路線的確立
一 對錫安主義與猶太國的新理解
二 《猶太國與猶太人問題》
三 希伯來語與猶太民族精神的復興
第四節(jié) 巴黎使命與編輯生涯
一 埃德蒙·羅斯柴爾德與猶太殖民運動
二 巴黎使命的履行
三 編輯生涯與《哈西洛阿赫》
小結(jié)
第四章 后赫茨爾時代:阿哈德·哈姆與猶太民族家園建設(shè)
第一節(jié) 敖德薩:文化錫安主義衰落的開始
一 民族委員會與同化主義者
二 1905年俄國革命與反猶迫害
三 精神中心理論的豐富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倫敦流亡與推動猶太民族家園建設(shè)
一 倫敦流亡與英國猶太人
二 世界錫安主義大會與第三次巴勒斯坦之行
三 促成《貝爾福宣言》的發(fā)表
第三節(jié) 希伯來大學建設(shè)與定居特拉維夫
一 希伯來大學建設(shè)
二 定居特拉維夫
小結(jié)
第五章 夢想與現(xiàn)實:文化錫安主義的理論反思
第一節(jié) 文化錫安主義的人文根源
一 《圣經(jīng)》的傳統(tǒng)觀與猶太教信仰
二 猶太哲學與希伯來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文化錫安主義的理論構(gòu)成
一 猶太民族的獨立與文化復興
二 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精神中心
三 恢復希伯來語
第三節(jié) 文化錫安主義的歷史影響
一 對世界錫安主義運動的積極推動
二 對阿猶沖突的預警作用
三 對猶太教改革運動的意義
第四節(jié) 文化錫安主義的思想局限性
一 具有空想主義的色彩
二 夢想與現(xiàn)實的悖論
第六章 結(jié)語:文化錫安主義的發(fā)展歷程與綜合評價
附錄一 阿哈德·哈姆年表(1856-1927)
附錄二 猶太國與猶太人問題(1897)
附錄三 一個新的救世主(1901)
附錄四 精神的復興(1902)
附錄五 平斯克與政治錫安主義(1902)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