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沒有先機就沒有說服力 6
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影響他人,就要依據邏輯學建立起完整的思考框架。完整的思考框架是邏輯學的基礎,它可以令人把握全局走向,搶占處理問題的先機。這也是精準說服的關鍵所在,即誰能夠一眼洞穿事物的本質,誰就能夠搶先一步分析、解決問題,在局勢中處于掌控地位。
1.知道你要去哪里,事情便會容易很多 6
2.誰定義問題,誰贏得先機 9
3.前提的“可接受”與“不可接受” 11
4.立足3W1H,明確交流目的 15
5.注意:你考慮的問題有意義嗎 18
6.用矩陣分析法,將眼下問題視覺化 20
7.確認時間價值,增加優(yōu)先籌碼 23
Chapter 2 明確他的需求制高點 26
誰能滿足對方需求,誰便在雙方的關系中擁有更多影響力。當你能夠針對一件事情展開逐層分析,找出應對之道,才能真正了解對方的目的、需求或者問題,進而在所有可視為“假說”的解決方案中,利用演繹與歸納推理,在因果連接的過程中,選擇出那個成功概率最大的解決之道。
1.發(fā)現他想要的是什么 26
2.找到他的興奮點,拋出你的誘餌 28
3.分解議題時,哪種方式對說服最有利 32
4.放下主觀偏見,客觀看待問題 35
5.展示同一律,對方才會更感興趣 37
6.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 40
Chapter 3 用對方認可的方式溝通 43
爭議往往發(fā)生在雙方對事件產生不同認知的情況下。此時,關鍵字、詞匯的歧義或者溝通方式的選擇不當,都有可能令矛盾進一步擴大。如果你選擇了合理的論證,在個人闡述過程中有充分必要條件,同時清晰而有條理,那么你的說服將會更有力。
Chapter 4 把想法有條理地裝進他的腦子里 62
真正的邏輯建立在強大而不可反駁的事實基礎上,這種事實從待解決的核心問題入手,使用金字塔、因果論、優(yōu)劣勢分析等恰當方法展開架構,將問題的因果關系轉變?yōu)橄鄳氖侄?,進而使事實的原因、過程、結果與解決辦法呈現出條理分明的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展開的說服與行動,往往比一般的說服與引導更有影響力。
Chapter 5 情緒決定他的行為動機 85
每種情緒都會引發(fā)人們不同的行為動機。在固有的觀念中,通常情況下,發(fā)生了某件事情,便會引起人們的某種情緒,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的行為與結果。情緒的走向往往直接決定事件的走向,這就意味著,如果你能夠在處理事情的同時,漸進式地運用準確的表達方式,為自己的觀點找到恰當的語言,那么,你便能恰當地引爆對方的情緒動力,進而相對更容易地左右他人的行為。
Chapter 6 以假設展示未來的好處 102
如果你愿意調查各個領域中最有影響力的那些人,你會發(fā)現,他們之所以強而有力,是因為他們能夠迅速地發(fā)現問題,并在短時間內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們從不會等到信息充足或是分析完成,而是依據假說展示未來雙方合作可能帶來的好處,進而使對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提議。
1.明確:引導對方進入你的預想 102
2.謹慎措辭,別讓假設變成結論 105
3.打比方讓對方進入聯想 108
4.善用費米推理,增強假設可信度 110
5.試探:搞清楚對方的接受點 114
6.喚醒共同情感,提升對方興趣 116
Chapter 7 異議是提高說服力的契機 118
最能展示個人影響的時刻,往往是面對問題與異議之時。棘手的異議與問題往往伴隨著迂回冗余的爭論、不明確的結果、雜亂無章的對話、交流者間個性的沖突,甚至是不一致的目標。此時,雙方的論點博弈最激烈。如果你可以利用科學推理,讓對方看到你主張中合理與必然的成分,那么,你便有機會將原本有異議之處轉變?yōu)樘岣哒f服力的新契機。
Chapter 8 利益介入督促雙方從沖突走向整合 135
追逐最大化利益,聰明人從來不會否認這一點。事實上,那些強有力的人在影響他人的過程中,總是通過邏輯組合,從自我利益出發(fā),以此為發(fā)散點,采用更有技巧性的方式為媒介,盡可能多地與他人聯結成能夠獲得更大利益的新共同體,而這種增加信任變量的方式往往能夠讓那些持有異議的人發(fā)現合作與讓步的必要性。
1.“只看得到自己”是一種病 136
2.立足互惠原則展開對話 137
3.找到彼此利益的契合點 140
4.強調損失,讓言辭更具吸引力 143
5.注意:更謹慎地引導他的動機 146
6.互信是展開整合的基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