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100個里程碑(為紀念達芬奇逝世500周年向大師致敬之作 全面揭秘大師的創(chuàng)作及創(chuàng)作背后)》對科學、自然和技術類的畫作以使其相互產生共鳴的方式進行歸類。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了解達·芬奇是如何在不同研究領域(這些領域現在被納入了相互獨立的學科)感知事物本質上的類比關系的。書中的100幅作品大體按創(chuàng)作時間先后進行排列,但在歸類的時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明顯的一處調整是,描繪馬和貓的習作(見第62、63幅作品)和其他描繪人和動物運動的習作放在了一起(如果按時間先后排列,應該放在非??亢蟮奈恢茫A硗庖惶庉^為明顯的調整是,《施洗者圣約翰》被放在了末尾,但它并不是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后一幅油畫。第99幅作品《沖毀大山、森林和城鎮(zhèn)的洪水》似乎才是達·芬奇生命中的*后一幅畫。總體來說,純粹按時間先后排列達·芬奇的油畫并不合理,因為大多數油畫的創(chuàng)作時間延續(xù)了很多年。各幅畫的標題中標注的時間只是大概的時間,并非準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