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研究背景和緣起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一章 她從新浪潮來
第一節(jié) 許鞍華的成長歷程
一、家庭背景
二、成長和教育經歷
三、電影經驗
第二節(jié) 電視臺歲月
一、無線電視臺時期
二、RTHK時期
第三節(jié) 電影生涯
一、1979-1983年:銳氣逼人,佳作迭出
二、1984-2002年:跌宕起伏,多元探索
三、2003-2018年:輾轉南北,再創(chuàng)輝煌
第二章 中西融通的電影形式與風格
第一節(jié) 西方現代電影技巧的運用
一、時空交錯的非線性敘事結構
二、多重人稱的敘事視點
第二節(jié) 東方哲思與傳統美學韻味
一、詩意寫實與永恒之思
二、沖和寡淡與無言之境
三、感傷情懷與沉郁之美
第三章 香港城市空間的書寫及其文化表征
第一節(jié) 日常生活空間
一、資本、全球化與“無地域空間”
二、從“空間”到“地方”
三、日常生活、傳統儀式與在地經驗
第二節(jié) 底層邊緣空間
一、權力、空間與政治
二、被遺忘的弱者的反抗空間
三、現代化面具下的悲情城市
第四章 文化身份認同與國族想象
第一節(jié) 浮城隱喻與離散敘述
一、香港的殖民歷史與離散敘事
二、無根的漂泊與認同的困境
第二節(jié) 香港本位與國族的幻滅
一、《客途秋恨》:協商中的家
二、《干言萬語》:國族維度的弱化與政治幻滅感
第三節(jié) 主體分裂與差異政治
一、在全球化與再國族化的拉扯之間
二、移民敘述與性別修辭
三、分裂的主體與國族內部的差異政治
第四節(jié) 本土身份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融合
第五章 女性意識與女性主體性的獨特表達
第一節(jié) 女性主義抑或反女性主義
一、女性主義是復數,而非單數
二、許鞍華導演個人的性別觀念
三、香港電影的商業(yè)體制
第二節(jié) 在傳統觀念與現代性間的搖擺
一、《瘋劫》中的傳統、女性與現代性
二、《姨媽的后現代生活》:全球化、性別與經濟
三、《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女性對現代性的補償
第三節(jié) 個體意識與國族話語的權衡
一、站在國族歷史前景的女性
二、女性的賦權與父權的衰落
三、國族論述的消退與個人瑣碎的凸顯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