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儒朱熹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世人尊稱朱子。他一生致力于著述講學,門徒近五百人,撰寫了大量教育著作,其中,《小學》(又稱《小學書》)的影響巨大而深遠。 一個人的“小學”教育階段是八到十五歲,與“大學”的“修齊治平”不同,“小學”側重于日常生活實踐,涵養(yǎng)自身品德,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今后打下堅實的基礎。朱子晚年用了很長時間投入大量精力,為兒童編撰了《小學》。 《小學》體例嚴密,結構完整,操作性強,其教育方式從生活中的日常事務入手,切合兒童的心理特征。此書編成后,即被用于教育實踐,南宋后期,已被廣泛用于小學教育;元、明、清三朝,經官方提倡及諸多名家推廣,注釋和擴充《小學》的書籍就有近百種。同時,《小學》還流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成為兒童教材,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梢哉f,《小學》不僅是一部優(yōu)秀的蒙學教材,還有著化民成俗的政教意義和修身治家的示范作用。就這個意義而言,把朱子《小學》稱為“教育寶典”,毫不為過。 本書可以作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書。就今天而言,除了作為學生、教師、家長的讀物外,也可作為社會廣大讀者的傳統文化入門書。相信它對當下的道德教育,也有很好的啟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