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陳寅恪、錢穆、陳垣并稱為“現代史學四大家”。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史學史上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里都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其一生桃李滿天下、著作等身。他的學生有:錢穆、趙元任、黃永年等。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等。其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贍各領域,長于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他的通史著作則開創(chuàng)了史書撰寫的新體例,是中國新史學思潮的先驅?!而櫲鍑鴮W講堂:中國簡史》《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此次出版時更名為《中國簡史》)是呂思勉先生通俗的一部中國通史,也是首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稄团d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最初為民國時期上海復興中學的歷史教材,是民國時代有影響力的中國史教科書,1934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印行數十次,是當時使用面較廣、發(fā)行量較大的一部歷史教材。在書中,呂思勉以通俗通透的解讀,講述上古至民國的政治變革得失、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文化變遷脈絡、衣食住行特色等方方面面,全書旁征博引、生動有趣、深入淺出,一《鴻儒國學講堂:中國簡史》即可讓人讀懂五千年中國史?!而櫲鍑鴮W講堂:中國簡史》審校時以民國廿三年(1934)上海商務印書館的初始定版為底本。為尊重原著,對書中的人名、地名、書名等,不做改動,一般只做技術性處理。另因受歷史局限性影響,作者的某些觀點以及相關史實描述與現代有所不同,《鴻儒國學講堂:中國簡史》一般不做處理,望讀者自鑒。但《鴻儒國學講堂:中國簡史》對涉及宗教、邊疆等敏感問題的小部分章節(jié)有所刪改,除此外,絕大多數內容均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