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病脈證治與方藥
導讀:在本講稿第二輯“第二講 病脈證治與方藥”中,已經講述了桂枝類方、麻黃類方、桂枝麻黃合劑類方,它們是治表法的代表方。這些方配伍有辛甘溫、辛甘涼、辛甘平之異,以辛甘為主。本講繼續(xù)講述治里諸法。治里法較豐富,有清熱、溫中、補益、攻下、逐水、逐瘀等法,它們用藥性味有苦寒、甘寒、辛寒、辛熱、甘溫、苦溫,甚至辛、甘、苦、寒、熱合用等特點,這里先討論清里熱、溫里寒兩大治法,它們用藥以梔子、石膏、黃芩、黃連、干姜、吳茱萸、附子等為代表。
治里法總論
清里熱法
梔子類方
. 梔子豉湯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生姜豉湯
. 梔子厚樸湯
. 梔子干姜湯
. 枳實梔子豉湯
. 茵陳蒿湯
. 梔子柏皮湯
. 梔子大黃湯
. 大黃硝石湯
石膏類方
. 白虎湯
. 白虎加人參湯
. 竹葉石膏湯
. 白虎加桂枝湯
黃芩黃連類方
. 大黃黃連瀉心湯
. 附子瀉心湯
. 半夏瀉心湯
. 生姜瀉心湯
. 甘草瀉心湯
. 小陷胸湯
. 黃連湯
.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 葛根黃芩黃連湯
. 黃芩湯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 白頭翁湯
. 黃連阿膠湯
溫里寒法
干姜類方
. 甘草干姜湯
. 理中丸 人參湯
. 大建中湯
.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
. 半夏干姜散 干姜人參半夏丸
. 苓甘五味姜辛湯
. 桃花湯
吳茱萸類方
. 吳茱萸湯
. 溫經湯
附子類方
. 四逆湯 干姜附子湯
. 四逆加人參湯
. 茯苓四逆湯
. 白通湯 白通加豬膽汁湯
. 通脈四逆湯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 真武湯
. 附子湯
. 附子粳米湯
. 芍藥甘草附子湯
第二講 從外感說中醫(yī)的快速入門
導讀:本講講述臨床z常見的感冒、發(fā)熱、咳嗽之病、脈、證、治。余常謂:不能速治外感的中醫(yī)絕對不是好醫(yī)生,也沒有多高的診療水平。中醫(yī)失去治療急病陣地其中之一原因,即為此。然西醫(yī)學對外感的認知與治療尚且淺薄,故而治療外感,并且能快速治愈外感是一個合格中醫(yī)必備的技能,還能狙擊因外感帶來的諸多并發(fā)癥,以及因外感導致的大病、重癥。本講所述三驗方,是余臨證多年在經方基礎上之發(fā)明,讀者若能深刻領會,定有獲焉!
感冒發(fā)熱的診斷治療
驗方 代大青龍湯
驗方 二麻湯
驗方 七拗湯
第三講 鳳翅醫(yī)話
導讀:鳳翅醫(yī)話系列文章,在網絡流傳甚廣,被中醫(yī)臨床醫(yī)生和廣大中醫(yī)愛好者所喜愛。所作有對治法治則的細致探討,也有對醫(yī)理藥理的深刻認識,其中不乏臨證經驗與真知灼見,可師可法。洞察病機皆學問,人情練達成篇章。講述娓娓道來,深入淺出;文字從心流露,
雅俗共賞。本篇再次帶您走進為醫(yī)者診治疾病的心路歷程!
怎么就死胎了
川芎茶調治頭痛
腦中瘤子如奈何
異病同治用經方
再說柴胡陷胸湯
烏藥小茴與肉桂
莫名其妙蛋白尿
熱鍋蹦出冷豆來
不知解表病難愈
胃腸功能紊亂癥